最近在微信上和好些朋友聊天,经常会聊到一个词:焦虑。
倒也不是刻意要去谈论这个话题,只是在相互寒暄之间,聊起个人的未来规划时,屏幕上的文字就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略显得有些沉重。沉重,并非源于对未来的迷茫,恰恰相反,他们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钉着无数个锚点,似乎这样的路线是经过细心地考察思量般完美。
听起来也确实是这样。
只不过,丑陋的当下相对于美丽的规划,不免有些尴尬。所以,焦虑就如空气般无处不在。简单点说,规划很美好,但实际上当下并没有沿着轨迹走,踩不到锚点的挫败感和失落感一次又一次冲击现实。正如有句话说:理想很丰富,现实很骨感。
幸运的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甚至颓废。更幸运的是,他们因此比以前更加努力,更加拼命。但不幸的是,他们越努力,越焦虑。
乍听起来就是一个死循环,越努力越焦虑,越焦虑越努力。还真是这样,而且掉入这种漩涡的还不在少数。他们大多处于八零末九零初,正值大好年华,精力充沛,思想独立。一方面,在时代竞争的洪流中,力争上游。一方面,被前方的巨浪无情拍打,节节败退。好在越败越勇是他们这个时代的旗帜,经不住挫折的风浪,是他们眼中的异类,传说这些异类大多含着“金汤匙”来到人间的。
不幸或是幸运,我是他们的一份子,焦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签。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双城记》
如今信息获取的渠道不断增多,成本却不断降低,这是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但随着自媒体的兴起,热衷于打造个人IP的时代,筛选信息的成本则变得极其昂贵。
每天面对无数条碎片化信息,让我们变得无所适从,尽管这样,我们还是悉数全收,生怕错过重要信息。这些信息,有着所谓“治百病”功效的心灵鸡汤,有着所谓月入数十万的成长干货。哪怕喝完鸡汤生活还是苦的,哪怕啃完干货收入还是不变,只会拍拍大腿,咒骂毒鸡汤、标题党之后,还是乐衷于享受这些“充实”的输入,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好,美名其曰:学习。
任由无用信息的蹂躏,这便是我们越努力越焦虑的原因之一。
时间是最大的成本,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无用的信息上,跟浪费生命没有什么区别。努力是我们该有的品质,低品质的努力则是我们不甘于他人优秀,为自己寻求安慰的借口而已。**
泛滥的信息只会加重生命负载,得不到反馈就会变得焦虑。
所以,尝试给自己的生活做一次减法,如:卸载手机里无用的APP,删除微信里多余的通讯录好友,退出无关紧要的各种群,取消关注毫无营养的公众号。你会发现,得到的不仅仅是手机的内存空间。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中国合伙人》
通常我们会定下阶段的目标和规划,不要脸的说,这是一个Good Idea。但如果每次的阶段目标都无法实现时,抱歉,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我们那么努力,目标却无法实现,原因有二。
其一,小目标不切实际。如果我们像王健林先生一样,小目标是先赚一个亿。那么,唯一可以实现的方法是躺下睡觉。
其二,能力不足以实现。现代理论,补短板是愚蠢的做法,亮出长板才是制胜的关键,要学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比如我,明明靠脸吃饭是我的优势,却非要努力工作。当然,我不想别人说我除了长的好看,什么都不会,所以要努力工作。(请自动屏蔽此例子)
总而言之,我们焦虑的第二个原因是:目标与能力的错位匹配。
解决的方法,制定合理的小目标,发挥自己的优势。没有优势,那就静下心来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好好学习。当能力与目标匹配,我们才能踩中轨迹上的锚点,也不会因此落空而感到焦虑。
焦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签,但决不是一个好标签。
当努力撞上焦虑,就像一对热恋中的情侣,惺惺相惜,努力便失去了意义。
没有点不完的连连看,没有拆不散的情侣,愿我们做一次“侩子手”,撕下焦虑的标签,让努力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