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杨争光:文字岁月》终于出版了。
这部书,从策划、写作到编辑、出版历时一年(几次改版,不断修改),但从内容来看,又岂止一年,应该说是浓缩了杨老师五十多年的人生历程。当我们开始要做杨老师这部书时,可谓战战兢兢。
这还要从去年谈起,去年深圳读书月期间,杨争光老师被评选为“深圳读书月年度作家”,在深圳罗湖书城,同时举行了“杨争光文字岁月”作品展,已经展出了杨老师上百幅珍藏图片,包括杨老师从青年时期到现在的学些生活创作场景。从那时起,社长胡洪侠就有心要做一部回顾杨老师文字岁月的书了。后来,也正是因着社长和杨老师多年的交情,杨老师才初步答应此事。
与此同时,社长胡洪侠还有一个宏伟的计划,他策划了一套大型丛书《我们深圳》,欲重新梳理深圳的昨天和今天,涉及深圳的文化、地理、历史、科技、商业、创意、自然等多个领域。因为纵观深圳三十多年来的发展,虽然不断有(相关)优秀图书出现,但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丛书来留住和记录深圳的发展变化。而深圳发展太快了,变化也太快了,这整理的工作做得越晚,可以留存的实证记忆就越少。他最初的设想是做一套百科书式的丛书,涵盖深圳的方方面面,起到科普的作用。在编辑部整理了几十个选题后,社长提出了新的想法,要做更加有深度、有独特人文色彩的非虚构图书。这样一来,就对丛书的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的写作必须具有思想性、文学性,又是真实而细致的,能够呈现出深圳独特的文化气质。去年12月,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联合深圳城市设计促进中心在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上举办了丛书选题研讨会,和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探讨,以期通过丛书的出版,呈现一个更加个人化的、更加接地气的深圳。它包含逝去的深圳记忆,亦记录深圳正在发生的故事,同时映照深圳未来的命运与思考。我们圈定了许多选题,包括今年初逝世的袁庚,作为深圳改革开放的代表人物;包括王石,作为深圳商界的代表人物;包括汪涛,作为年轻一代创客的代表人物。而杨争光老师,作为1999年调入深圳特区的作家,在文学方面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人选之一。
2016年3月小编鼓起勇气登门拜访了杨争光老师,向杨老师约稿,讲述此书将纳入《我们深圳》系列的编辑思路,也许是看在社长的面上吧,他爽快地答应了。我纠结于按照时间线的线索来讲述杨老师的故事会略显沉闷,在和同事小玲交流后,我们决定换成一种主题式的讲述方式,从人生、阅读、诗歌、小说、影视方面分别叙述,以期呈现更为丰满的杨争光。和杨老师探讨书稿的几次交谈是令人难忘的,我至今记得杨老师说起激情澎湃的八十年代的表情,那种涌动着诗意与自由的畅快,也记得他说起自己小说创作的那种无奈与纠结,谈起影视创作中的那种潇洒和自如,当然更多的还是他谈起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那种透彻与冷峻。
杨争光老师是一位非常高效的作者,在我们商定了书稿结构后就在4月底如约交稿。他的书稿比他的谈话更流畅,娓娓道来,但依然保留了他直言不讳的风格,有些甚至是刀刀见血、入木三分。能够直面历史,才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勇气,而杨老师用他的文字做到了。他在谈及他的人生历程,谈及故乡西安时,又是充满感情的,是细腻入微的。
文丛的一大特色是图文并茂。除了上下求索,请杨老师收集了很多他年轻时的照片,我们还找到很多剧照和书影,可以说是人生岁月的一次回顾。我们还邀请了著名摄影师吴忠平为杨争光老师在五山书院拍了一组照片。事实上,我们前一天先在华侨城,拍摄了他和陕西老乡邓康延老师聊天的场景。那个时候的杨老师说着陕西话,更加自如,更加放松,让我看到了杨老师诙谐有趣的一面。在五山书院的拍摄中,透过吴忠平老师的镜头,我看到了一位更加沉静、稍显沉重的杨争光。杨老师多才多艺,能唱秦腔、能拉二胡,甚至还演过戏,当过配角。但至始至终,他的心寄托在文字上,为文字而生,为文字骄傲,也为文字而焦虑。
杨老师从六十年代一路走来,看到了很多的人性的斗争,看到了历史的变化,他的内心世界承载了很多属于时代的思考。如今的他已经当了爷爷,经常回到陕西乾县寻找属于他的心灵滋养,又是深圳文联副主席,应该说衣食无忧,功成名就,但是感觉他始终背负着八十年代知识分子那种对社会、对家国的情怀,对人生的希冀,也因此,他也必将继续以笔作刀,书写属于他的文学岁月。
今年年中,他开通了个人微信公众号——“杨争光说”。如果你以为他只是用自己过去的文字,和读者建立一个沟通的桥梁,那你就错了。他发表的几乎全是新作,他依然在用力地写作,用力地思考。他针砭时弊,他畅谈国民素质,他直率地表达对文化的看法,当然他也依然用情地读诗。
此书最初的书名其实就叫《刀客:我的文字岁月》,后来考虑到整体设计感(设计师推倒了最初更加饱满的设计,变为了现在相对温和的风格),还是换为了《杨争光:文字岁月》。为此,我们编辑还和设计发生了几次意见争执,最后在社长主导下,换为了现在的封面,也由此奠定整套书的风格。感谢国彩帮我们打样了四次样书,在和他们销售经理的一次次探讨中,我们确定了尺寸和纸张。感谢立娜,进行了细致的校对。
我时常觉得,做书是需要较劲的,要和时间较劲、和文字较劲、和设计风格较劲,出版以后,还要和市场较劲,和发行较劲。如果没有带着匠人的心,如果只是随便过了自己那一关,那大概也不会有读者和作者的信任吧。
略微遗憾的是,关于八十年代、关于电视剧的写作,限于时间,都没能呈现,只能期待杨老师的下一本书了。
我想,“刀客”也许只是我眼中的杨老师,而正如杨老师在自己新开的微信公号中所说的,他是独行侠,他是老刀客,他也是散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