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试过,养成不记笔记不录音的习惯?

昨天和一个朋友聊天,她说我最近很失忆,我说,不用刻意记住,需要的时候在用[偷笑]

从开始正式步入灵性学习后,很多的课程信息量真的很大,单纯记笔记又会错过很多的体验。

但我原先是一个读书时期很爱做笔记的宝宝,要克服不记笔记,所带来的不安感一开始是有一些困难的。

(对,记笔记和录音纯粹是因为不安,怕会错过,但其实从来没有回头看笔记和听录音的习惯)

可是当非要记笔记这个恐惧感穿越之后,神奇的事情是,记忆力反而提升了很多。

有人会问我,为何会记得那么远的事情。我也不知道,可能这个当下需要我想起。

但有一些事情我就记不得,需要被提醒。而恰好我记不得的一些事情,总会有人来提醒,或者在我显而易见的地方查到。

刚才看了一个讲座,一个哲学教授提到,他的一个原著民朋友,从来没有学过主流的文字,他只靠传统的口述,来学习和生活。

而这个原著民偏偏有着很强的创造力,创造出了很多艺术作品。他说他在小的时候,总有奇奇怪怪的梦,一开始以为自己疯了。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

但他的记忆非常好,能很清晰的记住所有的东西,包括梦里的东西,于是他就把那些东西创造了出来。

哲学教授发现,这个原著民朋友身上保留着一种非常古老的习惯,这种习惯和现代相比并不落后。比起文字的记录,他们更擅长另一种记录方式。比如,储存到梦里或者想象力里面。

而当代的电脑,手机,笔记本的查阅信息和资料便捷的时代,文字作用虽然增强了,便捷了人类获取信息和存储讯息,但记忆方式却和古代相比有些天朗之别。

我曾在玛雅历的教学上,分享过一种记忆方式。就是把所有的体验和感受,关联到图腾里面。

图片发自简书App

然后就可以全然的去体验,文字背后的能量。需要记起的时候,只要想着某些图腾,就能带出你需要的信息。

这种记忆方式,是我开始使用玛雅共时性,来作为生活方式以后产生的。

共时的思维把一切毫不相干的信息和体验,关联了起来。而对这个世界的感知方式,变成了去条件化去逻辑化的感知。

很多事情,发生就是发生。没有原因没有逻辑,仅仅只是和这个当下产生了共时。

而记忆也被共时性催化,变得相当佛系。该记住的就记住了,不该记住的自然记不得。

当下能想起的,就是当下需要的。

这不代表我会失去逻辑和信息,反而这个大大增加了我在这个当下阅读讯息的精准度。

有很多我不知道,或者我从来没有记忆过的信息和逻辑,从我嘴巴里冒出来,它们甚至是来自未来。他们甚至只是在我说出口的瞬间,才被我理解和明白。

但这很有趣,也许不是主流的思维和观点。

但大家可以试试,从现在开始不做笔记,不录音。所有你需要的信息,你当下都能获取。

然后玩一下玛雅的共时游戏,从找找有多少是和今天的印记共时的?发散出,共时的共时链。这会非常有趣,类似做共时的福尔摩斯,把一天的线索拼凑起来。

in la kech a la kin

我是你,你是另一个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向青春告白 不过是少年的梦 谁能预料 爱你不是不可能 而是太多的羞涩做了借口 而错过的终不在回来
    未明花香阅读 177评论 0 0
  • 解决方法:以管理员身份打开cmd(找到命令提示符右键以管理员身份运行),使用以下命令: netsh winsock...
    西木木亢阅读 854评论 0 0
  • 自由书写。定时10分钟。不知道今天是自由书写的第几天了。但是很感激这个机遇,让我看到了《拖延心理学》这本书,也很感...
    苹果屋子阅读 15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