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保证的是,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真人版《阿拉丁》都能让你在看电影时,嘴角一直上扬。
原版《阿拉丁》原声碟中,有一首歌非常著名,叫A Whole New World,出现在茉莉公主与阿拉丁一起坐在会飞的魔毯上看世界时,在音乐平台上,这首歌下面有这样一个评论“在奥兰多迪士尼wonderland的城堡前,烟火表演放起这首歌,我老公1米85的东北汉子眼里都是泪光。”
盖·里奇导演的真人版《阿拉丁》里,这个最经典的场景当然还在,小混混阿拉丁假扮成阿里王子,带着一心求自由的茉莉公主翱翔在夜空,两个人之间的对唱也还是“我可以打开你的眼界,带你看尽一幕幕奇景”。电影里被困在皇宫中的公主为眼前的新世界惊叹,电影外的观众们也专注于电影打造的一场梦幻,这样的一种互文令人情绪涌动,也难怪这首歌常年被迪士尼乐园用作烟火表演的曲目。
但是《阿拉丁》不仅仅包含了迪士尼动画中从来不缺的浪漫,它还将其中一点点幽默发扬光大,让这部电影成为一部笑点频出的准喜剧;它依然是一部传统的音乐电影,只是让原作中的中东歌舞,混搭了嘻哈街舞等等形式,让电影院几乎快变成大型演唱会现场;它依然在讲述一个爱情故事,只是女主角茉莉公主除了和原作一样叛逆,甚至走向了更加独立的一面,让人怀疑迪士尼的女性角色,已经都在向《花木兰》看齐。
从《美女与野兽》到《小飞象》,这些电影的优点,全在于它们很好地还原了原版。但这一次,迪士尼终于拍出了一部超越原版动画的真人电影,也让人第一次认可这个事实:经典动画拍摄真人版电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也只有技术手段更丰富、真人表演更细腻的真人电影,才能更好诠释一些故事。
说回开头,它是如何做到让人嘴角一直上扬的。
这部电影的成功,几乎有一半可以归功于选角。谁是第一个想出来要让巨星威尔·史密斯来演神灯精灵的,谁就是这部电影的大功臣。
想象一下,一身蓝皮的壮汉趴在你面前,贱兮兮地托着腮翘着双脚,双目充满期待听你讲故事;一个大块头扭着肌肉,扮着女装,带着一大群人在街上跳“广场舞”,这个游走在聒噪和逗比、自恋和可爱边缘的角色,如果没挑对人,可能观众都想赶快把油腻精灵关回到神灯里了。
幸运的是,我们看到的是威尔·史密斯版本的精灵。他让神灯精灵这个角色饱满至极,精灵要贱得逗人笑,跳得让人嗨,史密斯都做到了,由于他的喜剧天赋和个人特质,让神灯的存在感甚至超越了阿拉丁,电影中大多数笑点,也都是由他提供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导演盖·里奇的痞子范儿和史密斯的嘻哈特别配,动画原作中那些灯神的经典歌曲经过重新编曲演绎,似乎原本就是史密斯的独家曲目。如果动画片中,罗宾·威廉姆斯的配音加演唱可以让一间剧院里的人自发起舞;那威尔·史密斯的演绎就如同站在露天演唱会舞台中央,整个草地看到他的人、整个公园听到他的人、甚至通过电视和电台感受到他的人,都会跟着笑着喊着蹦一蹦。
选角成功的不只是威尔·史密斯,扮演茉莉公主的娜奥米·斯科特,是《阿拉丁》挖掘出的宝藏女孩儿。之前她最出名的作品也只有槽点极多的真人版《超凡战队》,但忘了那部作品吧,茉莉公主从此就是她的第一个代表角色。
身为英国和印度混血,娜奥米有一种高贵英气的妩媚感,她扬起下巴面对一个个爱慕者时如同一个征服者,唱起歌来又柔美可人。迪士尼甚至创作了一首原版没有的新歌Speechless给茉莉公主独唱,大概也是舍不得浪费娜奥米能和歌手媲美的好嗓音。有人不满意艾玛·沃森扮演的贝儿,有人不满意莉莉·詹姆斯扮演的灰姑娘,而这一次,不会有人对茉莉公主不满意了。
说说在表面的华丽和欢腾之下,迪士尼最擅长藏着的那些,适合孩子更适合大人的道理吧,《阿拉丁》照例讲了一些,但是呢,灯神太逗,音乐太美,可能这些道理都不怎么容易被发现,所以,也避免了说教的沉闷感。关于正视欲望,关于跨越阶层,这些都是点到为止。
但是不想点到为止的,是迪士尼越发重视的独立女性价值观。记得原版中,茉莉对反派贾法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结了婚当上王后,就能罢免你了”,但这一次,茉莉甚至不需要婚姻来满足自己更加强大的愿望,她从一个懂得和老虎做朋友的狂野公主,变成了从小就博览群书,等待有一天真正实现个人价值。电影里也给出了一段公主在危难之际,是如何凭一己之力扭转局势的,比起原作中阿拉丁是拯救国家的英雄,这一次茉莉公主,似乎变成了故事里更重要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