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综合征(dystonic syndrome)简称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以肌张力异常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特点。尽管名为肌张力障碍综合征,但肌张力的变化不引人注意,而引人注意的是异常的体位姿势和不自主的变换动作。
肌张力障碍可影响受累肢体的正常运动幅度,范围、速度和肌肉的硬度等。
茶话
●
肌张力障碍
2、肌张力障碍综合征的病因?
遗传因素(40%):
特发性肌张力障碍(idiopathic dystonia)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即是指亲代的性状又在下代表现的现象,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后代的现象。
网状结构病变(50%):
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常是基底核,丘脑及脑干网状结构等病变的症候。基底核,丘脑及脑干网状结构其主要功能为自主运动的控制。它同时还参与记忆,情感和奖励学习等高级认知功能。基底核周围的病变可导致多种运动和认知障碍。
茶话
●
肌张力障碍
3、肌张力障碍综合征的症状?
儿童型肌张力障碍 发作性睡眠 构音障碍 怪异步态 红细胞增多 肌张力减低 肌张力降低 节段性肌张力障碍偏身肌张力障碍自动Babinske征阳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分类目前尚不统一,肌张力障碍的各种分类与临床特点相关,主要根据肌张力障碍的受累肢体和部位,可能造成肌张力障碍的原因,发病时的年龄等。
1.(1)按病变累及部位分类:
①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影响躯体某部,如痉挛性斜颈,痉挛性发音困难(声带),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书写痉挛(一侧上肢),职业性痉挛,足肌张力障碍等。
②节段性肌张力障碍:表现节段性分布特点,如颅-颈部肌张力障碍,上肢伴或不伴中轴,头颈部肌张力障碍,下肢伴或不伴躯干肌张力障碍,躯干-颈部(不影响头面部)肌张力障碍等。
③多部位肌张力障碍:累及身体2个以上不靠近部位。
④广泛性肌张力障碍:影响广泛的躯体范围。
⑤偏侧性肌张力障碍:仅累及单侧身体。
(2)按病因分类:
①遗传性进行性肌张力障碍:多在小儿发病,表现步行障碍及运动减少,躯干姿势异常,腰部明显向前弯曲,日内症状波动明显,晨轻,午后至傍晚加重,呈进行性发展,L-dopa疗效显著,本病与Parkinson病可能有类似之处。
②症状性肌张力障碍:如脑性瘫痪,累及基底核的脑卒中,Wilson病,Hallervorden-Spatz病,脑炎,脑肿瘤,精神病药物副反应等伴肌张力障碍,Parkinson病有时可伴肌张力障碍。
4、肌张力障碍综合征的诊断?
特发性痉挛性斜颈是颈肌肌张力障碍的表现,书写痉挛(writer cramp)是执笔书写时手和前臂出现肌张力障碍姿势,表现握笔如握匕首,手臂僵硬,手腕屈曲,肘部不自主地向外弓形抬起,手掌面向侧面等,但做其他动作正常,也可表现其他职业性痉挛,如弹钢琴,打字,使用螺丝刀或餐刀等,药物治疗通常无效,可让病人学会用另一只手完成这些任务。
对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投掷运动等肌张力障碍患者较易诊断,确定本综合征后,还应查找病因。
肌张力障碍综合征须注意与肌阵挛,癔症等鉴别,本病的肌紧张是中枢性较剧烈的不随意肌收缩,注意与Parkinson病肌强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