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我遇到困境时,我就回想我之前遇到同样的困境是如何做的,如何失败的,然后这一次就避免这样去做。
2.感觉自己被训练成了巴甫洛夫的狗,一听见上课铃就犯困,也不知是真困还是假困。但是最近通过提醒自己“时间比钱还贵”后,能感觉到自己慢慢有意识地抵抗困倦,进而越来越清醒。
【写在后面】:这次提交的文字更像只是写在便签上的记录,而非一篇完整的文章。
到ddl逼近的时候,才发现除了最近的新得外无话可说,我问自己为什么写不出更丰富的东西。
然后答案是,最近停掉的不仅是复盘,还有随之的记录和有规划的阅读输入。其实暂停的借口总是有的,所以潜意识里害怕看朋友圈大家一直在坚持的打卡,以为不去看别人的优秀,就能掩饰自己的差劲,实则是掩耳盗铃。
不过,我发现了这个问题,直到现在落笔成字,我已经可以正视这个问题。
得益于有个让我最近眼前一亮的思维是,“要学会多线处理任务”,不是说同时能做很多事情,而是心里能够放下很多事儿。
[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无论遇到什么事儿,都可以让自己看起来很正常,该干嘛干嘛。但是,以前一定要等到某个事情解决到完美,才能放下心来,让自己去正常地过日子…
为什么要等到某件事做完,要等你的状态达到较为理想的程度,才能开始做另一件事呢?可以同时进行啊,两者之间不会互相影响啊。
总是想等到一件事结束,才能开始另一件事,人生的进度条会被拉得很慢。(——摘自公众号“高冷冷”)]
就算在成长的路上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恐惧和怀疑,首要的不是消耗大量的心神和精力去克服暂时的恐惧,而是带着恐惧也能去做事。
“一直在思考要怎么行动,干脆让行动来帮我思考”——《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