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孤独以及你所畏惧的,都将被时光锻造成钢。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
“小彬让我去他企业帮忙,可能又要回到两边跑的情况。平常在老家,一个月我回来两三次。”老公小心翼翼地说。
“好,你自己看。哪边有利于发展就去哪里,有父母帮衬,我这边没问题。”我一脸淡定地说。
还记得四年前,他说出相似的话时,我暴跳如雷的情形,与如今的波澜不惊形成鲜明对比。
当时宝宝刚刚出生,美好的憧憬被一个个现实问题打碎,生活陷入阴霾:照顾小孩手忙脚乱、妈妈和婆婆闹矛盾、心情烦躁抑郁……他的这个决定犹如火上浇油——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怎么能选择离开?那时的我习惯了伴侣陪伴的日子,甚至把生命中最重要的依托都放在丈夫和孩子身上,所以不敢想象异地分居的情形,他的离开犹如心头剜肉。
最后,心情平复下的我还是尊重丈夫的选择,开始了老公不在身边,与公婆小心相处的日子;产假结束上班,白日上班,晚上回来照顾孩子,忙得团团转,渐渐也习惯了“周末夫妻”的模式。
周末如果丈夫有回来,就一起溜达;没有回来,就自己带着孩子上早教、溜公园,有时约朋友一起聊天溜娃;孩子睡后,一人窝在被窝刷刷手机;小别胜新婚,但丈夫在家里呆久了,有时喜欢指手画脚,反而有点不习惯,暗地希望他快点回去上班。
孤独是最好的礼物,逼得我不得不学会精神独立。这样的日子里,我重新找回了自己,找回了与自己独处的方式,发现了更广阔的空间:重新联系之前结婚后断了联系的朋友;把对丈夫的关注放到事业上,享受工作的快乐;有时一人发发呆或看看书也挺好。
看看周边,身边许多朋友也是处在这样的状态:要么伴侣在异地工作,要么伴侣经常出差,另一半在大本营带着孩子。从这点来看,我并不孤独。
人,归根到底是孤独的。即使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共享着彼此的温度,也不能确保心与心是密密相连的契合。如果整日相对,或许还容易两看生厌。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保持着恰当的距离,给彼此独立的空间,或许就是热恋期后的成熟期。
感情淡一些,更容易细水长流。
周末夫妻,开始有点难过;过着过着,也不过难过,还挺自由的。
生活有万般形态,换种心态或许便可以尝到不同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