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篇文章来和大家聊一聊“一把剃刀”
人类步入21世纪以来,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出现了极大的增长,过去困扰人类的三大问题,疾病、饥荒、和战争,在总体上已经达到基本解决,而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将会进一步延长人们的寿命,消除疾病与饥饿。战争与暴力事件的数量创下历史新低,而且还在不断减少。我们都在努力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心情愉快、身体健康,掌控我们周围的环境。
但是物质的丰富和互联网时代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尽管它带来了物质与精神的物质上的丰富,以淘宝为例,各种各样的商品数不胜数;在精神上,各种视频、音频,各种游戏、音乐、电影、书籍……浩如烟海,但实际上,这个时代不仅仅带来了丰富,也带来了它的衍生物:选择困难。
选择困难是一直都存在的事情,但这个时代无疑会将这个问题放大到好几倍。以前是因为选择太少,而现在,是因为选择太多……
举个例子,人类一直都在努力解决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还曾经遍地文盲,送孩子上学一直是很多地方、很多家庭的难题,到现在还有很多家庭倾全家之力送孩子上学,但实际上困扰人类多年的教育问题却可能因为一台电脑而得到解决,看起来现在因为贫穷而上不起学,学不到知识,似乎早已不在是一个问题,除了义务教育、社会援助等因素,也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而得到解决,在互联网上知识遍地,老师们的视频、各种教学app随处可见,换句话说“知识的成本降低了”,过去要靠一家人来供养孩子上学,现在可能只需要一台电脑,但这可能只是表面,互联网看似降低了“学习知识的成本”,但却让选择变得更加困难,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怎么选成为了一个难题。
是的,这就是选择困难。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做选择,人之间的差距其实就是在不断地选择中逐渐拉大的,选择对于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就是资源丰富和互联网带来的问题,人类在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移民活动,从现实世界到互联网世界,互联网看似给了我们每个人想要的自由,这个世界,看似是你自己构建的世界,每个人机不离手,在自己的世界里遨游,但实际上,当你面对互联网世界的时候,才是你做选择最为困难的时候,因为面对一个现实的世界,你的选择项总是有限的,而面对互联网,你的选择,是无限。
你的目光总会被不由自主的吸引,一个视频?一个广告?一个谣言?别人的动态?还是某个新闻?这些都让你流连。你看似是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实际上可能连选择都没有机会做,甚至都没有“选择”的概念,于是,宝贵的时间和注意力就这么悄咪咪地溜走,有时候说不定你都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当你回顾自己的一天,你可能只会说“我都干了些什么?”
我们都在努力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心情愉快、身体健康,掌控我们周围的环境。身体健康,只要不作死或者没有遗传学疾病,基本上可以达到;心情愉快,有点难,但只要好好修炼,似乎也不是什么难题;但是对于“掌控我们周围的环境”,这个时代,又当如何?
我们应该怎么样在这个缤纷的世界里更好地做选择,从而“掌控我们周围的环境”,或者是“成功”?
所以说,你应该怀揣一把刀,哪里不对砍哪里……(终于到正题了),
当然,这不是一把普通的刀,
“什么,屠龙刀”
“不,也不是屠龙刀,只是一把……剃刀——奥卡姆剃刀”
奥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Razor)又称“奥康的剃刀”,它是由14世纪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约1285年至1349年)提出。这个原理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
公元 14 世纪,英国萨里的奥卡姆(William of Ockham)对当时无休无止的关于“共相”、“本质”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于是著书立说,宣传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所主张的“思维经济原则”,概括起来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因为他叫奥卡姆,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句话称为“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出鞘后,剃秃了几百年间争论不休的经院哲学和基督神学,使科学、哲学从宗教中彻底分离出来,引发了始于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科学革命,最终使宗教世俗化,形成宗教哲学,完成世界性政教分离,成果表明无神论更为现实。同时,这把剃刀曾经使很多人感到威胁,也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奥卡姆本人也受到伤害。然而,这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越了本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的、丰富的、深刻的意义。奥卡姆剃刀以结果为导向,始终追寻高效简洁的方法,600多年来,这一原理在科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奥卡姆剃刀已经成为重要的科学思维理念。
奥卡姆剃刀同时也是一种生活理念。这个原理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本质,解决最根本的问题。爱因斯坦说:“如果你不能改变旧有的思维方式,你也就不能改变自己当前的生活状况。”当你用奥卡姆剃刀改变你的思维时,你的生活将会发生改变。
是的,“如非必要,勿增实体”是这把刀的刀法,简单来说,这把刀就是要剃除无用的东西,类似极简主义,又类似断舍离理念,要求我们关注我们所应该关注的,剃除一切没有必要的东西。
面对互联网中的选择尤其如此,如果你喜欢黑色,就一心喜欢黑色;如果你认为某件衣服对你没有用,就果断把它丢出你的世界;如果你认为某人已经与你不在关联,就一刀砍下去。如果……,爱因斯坦说,“万事万物应该都应尽可能简洁,不能过于简单。”简洁而不简单。
实际上这把刀就是要求你回归自身,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把资源放在自己身上,培养自己胜过关注外界,来获得成长,而非碌碌无为。
当你剃除无用的东西,面对地就再有有也不是一个无限的互联网世界,它的选项开始大幅缩减,选择也变得容易。
所以,面对这个世界,手握一把剃刀还是必要的。
当然运用这把刀之前有一个前提: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说三遍)
它不是一把剃刀,它是一种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