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越感到无力
小时候总期盼着长大,长大后总希望回到小时候。
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每天的语文作业必有一门抄写生词的作业。听小伙伴说六年级抄写生字的数量只有几个了。我在期盼着成为六年级的小学生。 后面到了六年级,发现生词的数量越来越少了,但是学业越来越繁忙,面临小升初,那时的我没有意识到成绩的重要性。父母在为了初中读那所学校而担忧。那时候的我成绩并不算突出,在各个方面,表现得平平无奇的我,没有爱好,没有自己的特长......
在父母动用了关系下,我进了一所不错的初中,初一刚开始的我,全班五十几位同学,我是第36名。初一上学期的英语老师对我们很严格,在她的鞭策下,我的英语成绩保持在中上游。下学期,由于那名英语老师要嫁人了,接下来我们就换了一位老师,在我的记忆里,她胖胖的,总喜欢被一系列布满熊熊的布包,说话很温柔,在她的课堂上,我们就如脱了缰的野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于是我的英语成绩就围绕在及格边缘游荡.......现在回想起来,真的觉得自己那时候应该好好学习英语。在那三年初中生活中,感觉自己每天不是在为学习而烦恼,脑子里只想着吃吃喝喝玩玩乐乐。
在放纵后,给我带来的是--一份全市名气不怎好的高中入学通知书。高中三年,让我感到无力的是--偏科给我带来的痛苦,在那么多科目中,我最拿的出手的是政治这门学科。很多次都是第一名,可是现在想想也挺可笑的,上甲课搞乙课这种事我经常做。只对政治感兴趣,其余的都不是我的菜。高考那段时间在我们班上是快乐的时光,可是快乐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可谓这就是‘有得必有失'吧。
现在的我是一个在民办二本大学读书的专科学生。在学历上感觉自己比人低了一节,大学的生活比没用想电视剧里那样无忧无虑,室友的关系也不是想电影小时代里那样令人羡慕。现在的我追求的是没门科满60分,因为在大学60分意味着不挂科。列如体育课,在之前一听就是多快乐的课目,谁曾想体育会有不挂科的烦恼。都说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看似简单,实际上复杂无比。身边总有因室友而吵架的话题。在一个小小的空间中,每个人都各藏心思。室友会因为食物的不平均分配而闹别扭,自私自利,只为自己着想;洗澡这个事情,本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情,但在我身边,就像一个炸弹,随时都可能爆发,洗澡遵循一个先来后到的原则,有的人对手机瘾无法控制,轮到她洗的时候,不急不慢,刷着手机里的APP,仿佛旁若无人。室友一再催促,还是慢慢悠悠。剩下几个室友焦急等待着她洗澡......看似很爱干净,垃圾桶经常在堆起来......以上只是个别例子。在大学中,优秀是很重要的,列如大一上学期,不容易全科没挂科的我,被推为发展对象。多少个星期二的早晨,室友在熟睡中,强忍睡意,起床去入党积极分子执勤。就在前几天,其他两个人似乎要去开发展对象开会的谈话中,我听到了,被告知大一推我成发展对象,没推上去。怪我不够优秀,期末考试为挂科而焦虑,显得多么多此一举.......
有人说:大学无朋友,我觉得说的非常对。一个人,看似多么孤独,可是我们总要学会适应孤独,面对孤独。爱人先爱己,知人不评人。越长大越感到无力,我们能做的只是正确面对它,现实没有童话,现实就是很残酷,人们就是很现实,我,你,他,她---一个人,总要学会面对。世界上没有时光机,没有后悔药,珍惜现在,把握现在。
在学习上感到无力,我们应该多花时间去学习它,用科学文化只是来武装头脑,充实自己;在与室友等的人际交往上,做好自己,点头之交即可,一毕业,就会是陌生人。越长大越感到无力,面对这种无力,我多么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