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正是修复肩周炎的好时节

肩周炎已经大半年了,一直没有去医院,自己慢慢的调理。我的肩周炎天冷就痛得厉害,夏天里疼痛减轻,而且可以梳头,扣内衣了。在网上查了一下,我肩周炎的好转与天气确实有很大的作用。

三伏天,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也正是调理寒湿型肩周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的黄金时期。

中医认为“冬病夏治”,此时自然界阳气最盛,人体毛孔开放,利用阳光、艾灸、贴敷等方法驱散体内深伏的寒湿邪气,能有效缓解肩关节疼痛、僵硬,促进气血流通。

为何三伏天对肩周炎有很很好的疗愈作用

1. 阳气鼎盛,驱寒力强

  三伏天高温与人体阳气内外呼应,可强力温通肩部经络(尤其是手三阳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化解“寒凝血瘀”导致的疼痛和活动受限。

2. 毛孔开泄,邪气易出

  出汗增多有助于排出积留在关节的湿气,改善酸沉感。

3. 血液循环加速

  高温促进局部血流,缓解肌肉痉挛和粘连。

三伏天调理肩周炎的核心方法

一、晒背+局部照射(首选)

姿势

  侧身坐位,患侧肩膀充分暴露朝向阳光(如左肩痛则左侧对太阳)。 

  或俯卧位,将衣领下拉至肩胛骨以下,重点晒疼痛区域。

时间,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每次15-20分钟,以肩部温暖微红为度。

增强效果:晒背时缓慢活动肩关节(如画圈、爬墙动作),促进热量渗透。

二、艾灸(居家,专业调理)

穴位

  阿是穴最痛点) 

肩髃穴(手臂平举时肩峰前下方凹陷) 

肩髎穴(上臂外展时肩峰后下方凹陷) 

天宗穴(肩胛骨冈下窝中央) 

方法:艾条悬灸每穴10分钟,每周3次,灸后勿受风。

三、三伏贴(寒湿型适用)

将温经散寒的中药贴(如含白芥子、细辛、姜汁)敷贴于肩部穴位,借助三伏阳气深入驱寒。

注意:皮肤敏感者需缩短贴敷时间,避免灼伤。

四、中药热敷

配方,艾叶30g + 花椒15g + 桂枝20g + 生姜5片,煮沸后小火煎15分钟。 

用法:毛巾浸药液拧半干,热敷肩部(温度以耐受为宜),凉则更换,持续20分钟。

关键注意

1. 严格辨别体质: 

  仅适用于遇冷加重、得热缓解的寒湿型肩周炎!若肩部红肿发热或急性剧痛,属热证,炎症期,忌用温补法。

2. 避免过度发汗

  微汗即可,大汗反伤阳气。晒灸后及时擦干,更换湿衣。

3. 动作轻柔渐进

    治疗期间配合康复训练(如钟摆运动、毛巾操),但禁止暴力拉伸,以免加重损伤。

4. 禁忌人群

  高血压发作期、皮肤溃烂、阴虚火旺(口干舌燥、手脚心热)者慎用温热疗法。

三伏调理的增效建

内外同治,  搭配饮用生姜红枣茶(生姜3片红枣5颗煮水),增强温中散寒效果。 

避风寒

治疗前后2小时避免空调直吹,尤其不可让肩部对着冷风。 

坚持周期

  三伏期间连续调理(每伏集中调理7-10天),效果更持久。


重要提醒,若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如无法梳头、摸背),或疼痛持续超过2个月,需及时就医排查颈椎病、肩袖损伤等器质性问题,不可仅依赖自然疗法。三伏调理是“借天力”的辅助手段,科学治疗才是根本!

抓住三伏时机积极干预,配合适度锻炼,多数寒湿型肩周炎可显著改善僵硬状态,减少秋冬复发几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