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二班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有些学生说实际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因为我的存在,心里还是有畏惧感,表面上是这样,只要我一出差,还会回到原样。学生的话是大家的真实想法,但是,学生为什么会怕呢?值得我去反思!能不能把在“怕”的状态下的行为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而不是在我的监督和约束下的一种行为?这正是我要培养的和学生要改变的!要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约束自己。
早读我站在窗外,观察学生背记的专注度,很多学生都非常投入,而且不受外界的干扰,特别是一些学困生,也在积极投入背记,而几个中等程度的学生,在窃窃私语,也许是认为自己都会了,也许是对英语不感兴趣不想背,也许是管不住自己,就想说话,总之,没有进入状态,当他们发现我时,立刻变了个样。看来还是要对这些孩子再次进行个别教育啊!要想转变他们,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检查了数学作业的完成情况,发现第二梯队部分学生的补错没有完成,很多难题学困生没有过程,答案都对;听写数学概念,只有少部分人全对;语文作业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的学生也有不认真对改的情况;……。所有的问题值得我去思考,学生现在已经开始行动了,而且是主动去学习、主动去背记了,这些大家都看在眼里,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怎么做的更好,更加有效,很多学生还没有明白,总是感觉只要写完作业就行了,具体做的有效性却不去思考。
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是我们培养的目标,但是目前很多学生仅仅是完成作业,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但是从作业中获得了哪些知识?训练了哪些能力?一方面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问题启发引导,另一方面更需要学生独立的思考!学生在写作业前要思考今天学了哪些知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在作业中遇到困难,要思考是我自己审题不清还是相关知识没有掌握,还是自己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不强?在老师帮助解决问题之后,还要思考我的思路和老师的有什么不同,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什么?学习后的反思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会非常有效!只有钻到问题中,课堂听的才专注,作业写的才有效,考试才不会恐惧。在问题解决的同时,要有自己的思考,要有问问自己是否真正会了,并融会贯通!课下,要学会利用边角时间去抓紧纠错反思,而不能放到一边,等待回来再做,放的时间一长,就会遗忘。
家长要监督孩子作业中的纠错,可以适当的时候问一两道题目,看看学生是否都掌握了,这里我要表扬唐闫阳妈妈,发现孩子各科都有问题,要求孩子第二天必须找老师问,并让老师签字。家长回家要查看问题本的签字,确实很繁琐,但是很有效。也希望其他家长学会去发现孩子的问题,和老师沟通好,督促孩子主动去做!
今天也有我开心的事,就是我们班的薛茗戈终于克服了心理因素,数学的作业检测卷子考了96分,选择填空全对!后面的综合题只扣了四分,她原来可是一遇到选择填空就无端的出错,错的自己都感觉离谱,为了这次考试,她认真的进行了复习和自学,有些一遍记不住,她会再看,直到真正学会为止!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如愿以偿!这背后的付出,只有她心里最清楚!
今天我还看到韩佳亦桌上有两本《英语错题本》,这两本练习书是她自己买来在下面额外加强训练的,说明孩子不再满足于老师的作业,还有自己的学习计划。这些学生不是她们有比别人高的天赋,但他们有一颗不服输的上进心。他们就是二班的学习榜样!每天同在一个教室,为什么会有天壤之别,就是看每一个孩子是否有“我要~”“我非要~”的愿望和行动!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期待二班学生从内心开始转变!期待二班家长用行动影响学生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