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布同凡想
如果面对一份虐你千百遍的工作,你要怎么办?一跳了之?得过且过?还是在跳与不跳的纠结中痛苦度日?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你还能待工作如初恋,用热爱与努力换来自身成长和职业发展?
本文有干货有案例,用了其中方法,你也能做到……
01.
我经常收到微信公众号的后台留言,咨询不满意当前工作、该不该跳槽的问题:
我所学专业找不到工作,不得已转行,一切从零开始、蹒跚学步,实在没有信心,何时是个尽头?
我做的是一点也不喜欢的工作,犹如面对着看不顺眼的老婆,整天心猿意马;
我不幸摊上个穿Prada的变态女魔头恶老板,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
我过了对工作的激情蜜月期,开始七年之痒,遇到了发展瓶颈和职业倦怠,每天上班如上坟、生无可恋。
……
数不胜数的职场众生相,真是不幸的工作各有各的不幸,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唉,怎一个“虐”字了得!
难道理想的工作真如完美的婚姻一样罕见?
有人曾向我描绘他梦想中的工作:收入优厚,是我热爱的领域,能发挥优势才能,发展前景喜人,老板仁慈同事友爱,工作环境如传说中的Google般温馨人性化。
听完以后我对他说:乖,摸摸头。快醒醒吧!钱多活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的工作真的只是梦。你这不是梦想,而是妄想。告诉你吧,以上才是现实版的残酷真相。有那闲工夫做梦,还是赶紧做事吧。
02.
于是,问题来了——
如果你从事的正是这样虐你千百遍的工作,你要怎么办?
是一言不合就潇洒地拔腿走人呢,还是看在钱的份上,继续貌合神离、心不在焉的凑活下去?又或是每天纠结在跳与不跳的痛苦当中?
当然,这些都不是我所赞成的。近20年的职场管理经历,见过太多悲欢离合进退成败,让我所修成的观点是:
纵使工作虐你千百遍,你也还要待它如初恋。
于是你就会说:“都这样了,我还怎么‘待它如初恋’?臣妾做不到啊!”
其实你真的能做到,本文就来告诉你可以做些什么、怎么做。下文有几项实用建议,经过我自己和众多职场前辈的实践检验,操作简单,靠谱实用。在下定决心辞职之前,你至少要给自己多点时间,耐心地、用心地尝试一下它们。试试看,经过努力,你是否会回心转意、对工作萌生爱意,或者即使还是义无反顾、去意已决,也要在跳槽前获取最大程度的自我提升,让这份工作给你带来价值最大化。
03.
别误会了,面对令自己不满意的工作,我不是反对跳槽、叫你一棵树上吊死。我反对的是轻易的跳槽,反对出了问题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对不做任何努力和尝试就急着另起炉灶;同时我也反对在抱怨和纠结中消极混日子。
给出建议之前,先来简单说一下我为什么会反对。
我为什么反对轻易辞职?
1、你不喜欢当前这份工作,问题可能不在于工作,而在于你自己。
可能是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不能胜任一些工作任务,或者还不适应工作节奏、环境或其它方面。能力提升或者状态适应后,当前的不适感可能就会消失,你就会进入良好的发展通道。这时候去换一个工作,有可能还是这种状态。这里不解决的问题,换一个工作可能还是存在,这一点和婚姻同理。
2、轻易换工作会增加成本、降低收益。
不但浪费当前工作的沉没成本,新工作又要重新付出很多去学习与适应。播种以后,耕耘足够长时间才能到收获的季节,这个简单的道理人人都懂。同理,一份工作不做到足够长时间,积累不够,就不到收获的时机,并且也难以证明是否真正适合你。
3、频繁跳槽,对求职不利。
不仅会纵容自己的浮躁,而且写在履历表里不利于将来再找工作。踏实是一种习惯,浮躁也是一种习惯。面试官在面对频繁跳槽的应聘者时,心里都会多一份疑虑和犹豫。
至于为什么反对在抱怨和纠结中消极混日子,那道理就更好理解了。这样做,浪费时间,影响心情,对自己的职业前途是极大的不负责任。
04.
“待工作如初恋”,具体该怎么做?
1、不忘初心,积极对待工作的“虐人”之处。
思考你当初选择这份工作的初心,现在它们是否还在?
你的变心是由于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还是你自己的心态变了,被工作的枯燥琐碎逐渐淹没了初心?
该怎么找回?
现在又是什么导致了你对工作的不喜欢?
对这些不喜欢的方面,你有没有主动尝试改变?
或者换个角度看待,找到积极的一面,然后把它们转化为动力?
以我自己的经历为例,看看以上建议该怎么应用。
我曾一度难以忍受频繁的晚上开会。大型跨国企业,外人听起来光鲜,但身处其中才能体会,“跨国”意味着时差,“大型”意味着分工细致、紧密合作,两者搁一块儿就意味着经常要在晚上开会(即参加多方越洋电话会议conference)。
试想一下这个悲催的画面:应该享受天伦之乐的晚上私人时间,我却还在对着电话、热火朝天地、和全球各地的老外们吵架扯皮,旁边站着泪眼婆娑、强行推给老爸去哄睡的小朋友。这个画面实在太家常便饭,于是有一天,才五六岁的他居然说了这么一句令人心酸的话:“爸爸,你和妈妈离婚吧,给我找一个晚上不开会的妈妈。”
但不满和抱怨除了徒增烦恼,于事无补,还不如积极看待问题、主动改变现状,化压力为动力。具体来说,我采取了以下行动来改善现状:与老外同事沟通,提高效率、减少会议,或者把会议时间提前;适当授权,让单身下属代替我参加一些会议,对他们的能力也是一种锻炼;适当调休,兼顾家庭,平衡工作与生活,提高其它陪伴孩子时间的质量。
对于那些必须我亲自参加的会议,则换一个角度去看待。我不再把它们当成折磨人的负担,而是把每一次会议都认真当成练习听力和口语的好机会。现在有多少人迫切想学好英语却苦于没有环境,只好花高额学费去创造和老外交流的机会。而我,有这么多口音纯正的老外在陪我练英语,而且费用全免,简直赚翻了。这么想了以后,心态不再抵触,也更有动力参与会议讨论。从此,不再为此困扰,而且在大量的练习下,听力口语都突飞猛进,多年来无障碍听说英语的梦想就是在那时候实现的。
顺便说一句,如果遇到困难和问题,能总是从积极角度去看待,提升的其实是一个人的心智模式,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
2、运用三叶草模型,去培养兴趣、提升能力、外化价值。
对于目前的不满意,除非你很确定错不在你、而在于工作,比如同事太坏、老板太烂、环境太糟、或者工作真的不适合你,那可以果断一跳了之,否则,我都建议你试试三叶草模型。
三张叶片分别是兴趣、能力和价值。把兴趣发展为能力,用能力兑换价值,用价值强化兴趣,三叶草就是这么转动,形成良性循环的。
工作状态不佳,有可能是其中的一张或者几张叶片卡住了,导致了三叶草故障和停转。兴趣不足会厌倦,能力不足会焦虑,价值感不足会失落。你可以做一下自我诊断,找到那个出问题的叶片,它的解决就能带动整个三叶草恢复运转。提升兴趣、能力和价值感,可以分别增加你的快乐感、掌控感和满足感。
如果你觉得抽象,可以找一个自己的爱好对号入座,看看这个爱好的培养和强化是不是就是三叶草转动的反复循环?反之,那些被你放弃掉的爱好就是三叶草停转的例子。
这个模型原理简单,但用在工作和生活中却屡试不爽。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
我曾带过一位从别的团队转来的小姑娘,工作踏实勤奋,能力和业绩都不错,但因为性格内向、不喜沟通,一直默默无闻、毫不起眼,以至于好几次晋升都没有她,于是心有不平、萌生退意,觉得自己不被认可,在公司可有可无。
来了我的团队以后,她向我倾吐了自己的苦闷。我很快发现她有一个很突出的强项,就是英语口语很流利地道,但过去发挥和展示的机会并不多。于是我安排她做我们团队里英语兴趣活动的负责人,帮助大家一起锻炼口语。她果然组织得有声有色,而且她的出色口语很快为大家所折服。
因为组织这个活动,她有机会和其它团队、部门的同事打交道,她的这项才能很快为更多人所知,也锻炼了她的其它能力,诸如沟通、协调、人际交往等。后来她参加了部门里的英文电影配音大赛和全公司的英文演讲比赛,都得了一等奖,继而又参加了市级的英文演讲比赛,获奖后代表市级俱乐部参加中国北方地区的大赛。
从那以后,她的信心和对工作的热情都大增,本来业务能力就不错,接连承担了好几个重要项目的负责人,经常参加conference,正好又发挥了她的英语口语优势,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晋升就是顺理成章的结果。由于去年公司调整策略,有减员计划,虽然她可以留下,但她选择跳到另一家外企,级别和年薪都要远高于之前的。
这就是价值叶片带动其它两个叶片,快速转动三叶草的典型例子。她工作的低谷来自于价值感的缺失,导致兴趣和能力也停滞不前,所以感到失落、郁闷。如果那时候她就跳槽,肯定不会跳得满意。把价值叶片修好了以后,对工作的兴趣得到了强化,能力得到了提升和外化,继而兑换了更多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在原公司获得了很好的职业发展,有了更高的起点,这才是跳得好的重要资本和时机。
3、运用能力管理矩阵,有意识、有计划的去提升能力。
如果诊断出来问题是出在能力这个叶片,那可以用能力管理矩阵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梳理,然后制定相应的能力提升计划。
如图,按照你是否喜欢和是否擅长,把你现有的能力分别列到四个象限,就是你的优势、潜能、退路和盲区。
针对四个象限的能力,管理策略分别是:
- 聚焦优势:精进、外化,把你的优势打磨到极致,并为更多人所知晓,兑换更多价值。即上文那个女孩的例子。
- 培养潜能:刻意学习,努力培养为优势。
- 储备退路:重新定位,与其它能力组合使用。
- 躲避盲区:适当授权,如果实在无法躲避则一定要认真面对。
总而言之,根据自己的核心优势,找到自己的定位,挖掘潜能让自己具备更多优势,补短不如扬长。
(三叶草模型和能力管理矩阵,都来自于业界权威的新精英生涯规划课程,在职场上被广泛应用。版权为他们所有,本文仅为引用。)
我刚晋升为管理者的那两年,从技术岗转型为管理岗,工作职责和内容不再那么单纯。责任更大更多,与人打交道也多了起来,还要管理自己团队里的好几十号人,各种复杂问题多了很多,有时处理不妥,又导致更多问题,总之是各种操心,加上每天日程安排很满,压力山大,经常感到焦虑、忙乱且疲惫。
不难分析,原因就在于技术岗和管理岗,有着截然不同的能力要求,我在管理方面的能力与经验不足导致了这种状态。于是我就用能力矩阵对自己的各种能力进行了梳理,并且按照四象限的不同能力管理策略,对优势和潜能区的能力制订了详细的提升计划。我还和老板沟通了这份计划,希望能得到相应任务。老板认为我这样做不仅对自己的职业前途很负责,而且很有主动性去承担更多挑战,真的给我提供了很多支持。可见,把你的能力提升计划分享给相关的人,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与资源。
这里的重点是,要注重培养可迁移的能力,或者跨行业、跨职业所需的通用能力,比如沟通、时间管理、协调组织、情绪管理等,甚至是office软件的使用技能。可以让你的积累增加复用的可能性,让每一份也许是跨行业、跨职位的工作之间具备更强的连续性,从而获得更为有效的职业发展。
我团队里曾经有一位小伙子,就是在这点上做得不够,吃了大亏。
那时他在我的团队里已工作三年,不甘心继续做程序员,想转型为更靠近市场前端的产品经理。因为公司内暂时没有这个职位的空缺,而一家小公司给他这个offer,于是他提出辞职。我建议他留下,继续做程序员的同时,有针对性的锻炼和提升做产品经理所需的能力,以后公司内很可能会有转岗的机会,并承诺尽我所能地给他提供支持,但他执意要走。
去了新公司,由于产品经理所需的能力,甚至是一些基本的通用能力,他都还比较欠缺,干得并不理想,也不开心。勉强撑了一年多,他联系我、问公司有无招聘计划。他想回来,说摔了跟头才意识到我当时劝他的话是对的。可是公司正好没有增员计划,他没能如愿,又换了一家小公司继续做着程序员的工作,压力不小薪水不高,也没大有机会和环境,去提升产品经理所需的能力,老板只看重他出活,根本不care他的职业发展兴趣,看起来离职业理想越来越远。
如果他当时留下,借助能力管理矩阵和策略有计划的去储备相关能力,也许已经实现了产品经理的职业理想。或者等能力具备以后再跳槽,也会做得更出色。我们要在机会来临前做好准备,否则机会可能与你擦肩而过。
明确了提升计划,不仅可以在工作内,把每一项任务都当成学习锻炼的机会,你自然会更有积极性,想办法做到极致,业绩自然会提升。而且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自我充电,比如读相关书籍、参加培训讲座、参与相关论坛讨论等。
除了能力,耐心、细心、毅力、克服困难和挑战等心智力量也会在当前工作中获得磨练,而这些是做任何事都需要的素质。
另外,把关注点放在自我提升,你可以从自我肯定中获得成就感,不容易被外界评价所左右,所以,心态更为从容淡定,人际关系也会更加简单融洽。这是偏得,意料之外的惊喜收获。
当你已经在一份工作中获得足够提升,需要另一份更高要求的工作,或者你已经尝试过这些努力、证明当前工作确实不适合你、不能为你的提升带来价值,那时再跳也许才是更为合适的时机。
05.
工作虐你千百遍,该怎么办?你的心态、你的回应态度会直接影响你的职业前途。你的不同选择,可以通往不同结果:出色、成就,抑或是挫败、逃避。
如果你明确自己的修炼目标,那当前工作就是最好的道场;如果你想清楚工作能给你带来什么,并且愿意为之付出,那即使再煎熬,你也会找到工作的意义,也会有动力。
不喜欢但不妨碍做得优秀,把不喜欢的工作做到优秀,需要技能,更需要内心的强大。把自己做到足够优秀的时候,就会建立个人信誉和影响力,吸引来资源、人脉和机会。
"被虐千百遍"是通往出色卓越的必经之路,所以,你待工作如初恋,其实是对自己的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