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东哥。
谷超豪的一生,是数学家与革命者的双重交响。他既能在数学的高峰上摘取星辰,又能在时代的洪流中冲锋陷阵。他说:“我首先是一名党员,然后才是教授、院士。”这句话浓缩了他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的信仰。
谷超豪(1926年5月15日-2012年6月24日),生于浙江温州,博士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家,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历任复旦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等职。
①革命者的初心:从“武侠少年”到地下党员
1、少年觉醒:13岁的谷超豪,本是一个痴迷武侠小说的少年。在兄长谷超英的影响下,他接触到《论持久战》《西行漫记》等进步书籍,逐渐萌生了救国救民的理想。抗日战争期间,他主动下乡宣传抗日,为地下党传递情报,成为温州中学最年轻的地下党员。
2、浙大烽火:1943年进入浙江大学后,他领导学生运动,组织进步社团。1947年,他策划了国民党国防部雷达研究所起义,为新中国保存了珍贵的科研力量。
②科学家的攀登:从微分几何到规范场论
1、数学殿堂的“拓荒者”:谷超豪的学术生涯始于微分几何,师从苏步青。1959年,他在莫斯科大学以一篇开创性的论文成为中国首位获该校博士学位的科学家。归国后,他转向国家急需的偏微分方程领域,解决了超音速飞行器绕流计算、导弹弹头烧蚀问题,为国防科技奠定数学基础。
2、与杨振宁的“跨界对话”:1974年,物理学家杨振宁向复旦大学发出合作邀请,谷超豪带领团队迎难而上。他们用数学语言破解了规范场理论的难题,首次证明了杨—米尔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这场合作被杨振宁誉为“卓有成效的跨界典范”,也让中国数学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
③教育家的使命:从复旦到中科大的讲台
1、三尺讲台的“播种者”:谷超豪曾说,“数学是年轻人的事业。”他在复旦大学创办力学专业,培养了李大潜等一批顶尖学者;担任中国科大校长期间,他推动科研与教学融合,倡导“自由探索、严谨治学”的学风。
2、“神仙眷侣”的科研传奇:他与妻子胡和生(中国数学界首位女院士)共同攻关,被称为“数学王国里的双星”。两人在规范场理论中的合作成果,不仅推动物理学发展,更成为科学界“并肩奋斗”的佳话。
④家国情怀的传承:科学精神的当代启示
1、“国家需要就是我的方向”:谷超豪多次因国家需求调整研究方向,从微分几何到偏微分方程,再到数学物理。他曾说:“科学家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而最大的问题是国家需要的问题。”
2、诗意人生的另一面:他热爱古典诗词,常以诗句抒发科学感悟。用“数苑从来思不停,穿云驰车亦有成”形容数学探索的艰辛与乐趣。这种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展现了科学家丰盈的精神世界。
以上分享部分内容来自图书《国之脊梁 中国科学家的家国天下》(豆瓣评分9.0),本书由《环球人物》杂志社主编,记录了我国三十余位科学家的生平贡献,如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等等,内容简洁,感情真挚。采用了第一人称口述的形式,更显真实,又让我们感受到科学家们可爱的一面。他们一生都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奋勇拼搏,积极进取,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学习和传承!
如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购买纸质书认真研读。
祝福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
各位同仁,若对上述文章有任何见解,欢迎留言或关注同名公众号交流,共同探讨。谢谢!
-----END-----
作者介绍:东哥,75后,211大学化工专业毕业,注册安全工程师,混迹职场的化工安全人,共同分享读书、安全知识解读等内容,与你共探书香安全之路......
声明:本文章中资源均来自网络,分享目的仅供各位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相关内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