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接着和大家一起欣赏首博的镇馆之宝。
它还是一件瓷器,和“北宋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珊瑚红地珐琅彩花鸟纹瓶”一样,也陈列在方厅4层2号“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中。
既然是镇馆之宝,就一定有它的珍贵之处,我查了一些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感觉它有三大特点。
一是它的制作年代。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版图面积最大的时期,但从建立到灭亡,只有短短的98年。前期和中期战事不断,后期政治腐败,民族矛盾与阶段矛盾深重,真正的和平时期很少。据统计,完整的元代青花瓷存世约300余件,其中有200余件还在国外。物以稀为贵,2001年7月12日,一件名为“鬼谷下山”的元代青花图罐在伦敦拍出了1568.8万英镑(约2.45亿人民币)的天价,创下中国瓷器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此壶也具有鲜明的元代特征:胎骨坚致、釉质肥厚莹润,进口的苏麻泥青料让青花发色浓艳青翠,且有明显的“铁锈斑”特征。
二是它的造型和图案。壶造型生动别致,散发着浓郁的塞外风情,壶体扁圆,直颈小唇口,浅圈足,底足在沙胎上挂一层很薄的护胎釉。以昂起的凤首作壶流,采用模制成型;壶体为凤身,雕镶成型,再琢成整体;卷起的凤尾作壶柄,以手捏塑成型。凤身绘在圆形壶体上部,双翅垂至壶体两侧,壶体下部图案是盛开的牡丹,呈现一种凤鸟飞翔于牡丹丛中颇富情趣的情景。白地兰花,色彩鲜艳,清新雅致,主题突出,更增添了几分艺术感染力。
三是它的美。首博这件扁壶与新疆哈萨克自治馆藏的一件扁壶同名,专家把它们分别称为“元青花凤首扁壶(凤)”和“元青花凤首扁壶(鸾)”。首博这件是“鸾”,为雌;新疆那件是“凤”,为雄。2009年3月20日,首博举办《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两把壶共同亮相,现场观看的朋友无不交口称赞。但人们也发现,首博这把壶太完美了,与新疆那把壶的残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实,首博这把壶1970年在北京市鼓楼窖藏出土时,比新疆那把壶残缺得更厉害。大小碎片有48块,最大的一块13×6厘米,和一个成年人的手掌大小差不多;最小的一块只有2平方厘米左右,比成人的大拇指指甲大不了多少。2004年秋,这把壶被送到了上海博物馆,交到了古瓷修复专家蒋道银的手上。蒋老师经过13个月的反复修炼,终于让这把壶浴火重生,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成了首博的镇馆之宝。
站在这把无可挑剔、无懈可击的壶面前,我突然想起了圆明园。
今年是圆明园罹难160周年,我写了100多篇圆明园的文章,去了十多趟圆明园,走遍了每一个角落,甚至走到了一些围栏前驻足观看。关于圆明园要不要修复的问题一直是大家争论的问题,我是坚定的不修复主义者,因为即使修复的再好,也是新品,也不是历史,除了能让人眼前一亮之外,再无其他。到头来只能成一个让人到此一游的景点,再也唤不回心中的痛和历史沧桑感。
我再次声明,自己很爱这把壶,才愿意仔细地观察它,分析它,写文章来赞美它,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去分享它,传播它,也愿每一个看到它的人也都能喜欢它,从而走进首博去近距离欣赏它,及它背后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