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云:瞻彼淇奥,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兮咺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儒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咺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乃《诗经》,五经之一,古时就有这样的表述方式来抒怀情感和社会认知,华夏文明发源之早可见一斑。这里借《诗经》的经典之句来社会性是何等的直白和巧妙,不可不谓古人治学之坦诚。
远望那里淇水之湾,荩草长满河湾,这种原始自然之美扑面而来,正是一片好风景,应景为初,可见只有在如此美妙的环境中,人的心情是多么的豪迈和放松,彻底自己的心性流露。
有一位彬彬有礼的君子在那里瞬间点活这自然之景,有人处便生动。切骨为器,磋牙为物,琢玉为饰,磨石为用,也就是这样一位君子如同如此精美的饰品一样美轮美奂;高大庄严,气宇轩昂,英俊大方,威严光明;这样的君子是谁也难以忘怀。
由境而人,由人而意,随即透析《大学》之要义。
“如切如磋”道学也。也就是为己之学,有别于为人之学,这就是说到古人学习必定要修为自己,这是学统,也是道统。儒学通达圣贤义理,明白心性之涵。古有三统,政统、学统、道统。儒家自律道德进入心性世界以德化人生,便是儒学要义。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君子内在修养之道,直心之谓行,率性之谓道,以此诚意、正心、慎独。功夫与本体合二为一。
“瑟兮僩兮”者恂慄也。也就是要有敬畏之心,不可以妄自菲薄。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也就是威仪不可缺,人需要有精气神方能在社会中有立足之地。
“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也就是有如此德性之人是社会的榜样,难以令人忘怀。
大家有共同的审美意思和共同的道德标准,唯有如此方能有统一的组织,团体和社会。在企业中也是一样,领袖者必定是榜样,是大家共同维护的标杆,也就是我们需要强烈的品牌意识,唯有品牌至上,才能架构清晰,逻辑通透,才能行之有效。
《诗》中有源,便是当今之标杆,明而用之,其意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