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又传来一陣阵熟悉的卖山芋的吆喝声,我才知道肚子饿了,连忙停下画笔,走出画室,径自下楼,来到卖山芋的流动摊点上。
卖山芋的老人开着一辆三轮车,上面放着一个烤山芋的不锈钢的烤炉,每到中午时分他就准时把车开到锦城花园墨池培训的楼下停着,这儿是他卖山芋的领地和市场。我和家长们都是他的老顾客。
烤山芋的烤箱是各色各样,有烧木炭的巨大陶瓷瓦罐;有烧干木柴的铁皮烤箱;有烧小块合成煤的铁皮烤箱;还有用使用交流电的现代化的电子智能烤箱。当然烤出的山芋最香的还是烧木炭的陶瓷大瓦罐了,因烤具和燃料都是最环保的,烤出的山芋也是地道的绿色食品,又香又甜,带着原始林木特有的清香。可惜因为烧木炭这行业直接破坏了森林资源,破坏了大自然的绿色环境而被依法取缔了。白居易的叙事长诗《卖炭翁》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这一行业也彻底消亡,自然卖炭翁也失业下岗改行了。
再说冬天的取暖和日常的烹饪各和烤具的木柴木炭也全部被各种替代燃料和电代替了。这种自古以来,从我们小时就吃起的木炭烤山芋自然而然从舌尖上的中国中的美味佳肴中消失了。
但这位老人烤的山芋和玉米还是那样香甜,很受大家的欢迎和青睐。尽管他烤的山芋比别人家的都贵,但还是生意火爆兴隆。是他的烧烤技术高超吗?是他的烤具特别吗?是他投放了某种鲜为人知的调料吗?全不是!我通具体观察及和老人的攀谈中知道了其中的奥妙,关键点还是在燃料上面。
老人告诉我,他使用的是种新型的燃料叫生物质秸杆煤,是种用农作物的秸杆、野草、锯木屑压制而成的燃料,这就是他的山芋好吃的妙招和原因。
我查了一下百度:生物质 秸秆煤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使废弃的植物(秸秆、野草、锯末等)在短时间内迅速变成在自然界需要经过数百万年乃至几亿年才能形成的煤,具有易燃、灰分少、成本低等特点。
秸秆煤可以替代煤炭、石油等做为能源供应能量,可用于工厂锅炉,电厂能量、教育供暖。还可以把秸秆压成块,做为反刍动物的饲料,适口性好,易于消化。
原来如此,新科技变废为宝。记得我们在农村时,各种农作物的秸杆是喂牛的饲料,也是我们家家户户烧柴灶不可缺少的燃料。
后来农业机械化了,农村用来耕作的老牛也退役转型了。不再参加耕田耙地的繁重的体力劳动了,人类开始养肥它们,喝它们的奶,吃它们的肉了。
再说农村里家家户户的柴灶也换成煤气灶了,烟囱也不再冒烟了,那种夕阳西下,牧童骑在牛背吹着牧笛,牛尾摇落了一轮西沉的夕阳。村村寨寨,家家户户,鸡鸣狗吠,炊烟袅袅,农民收工,众鸟归林,夕阳西沉,如诗如画。一幅原始的夕照图已成为一种遥远的记忆,只有在文学家的文字中和美术家的画笔下再现了。
农村的大量秸杆就只有就地燃烧成灰作为肥料了,但这种原始的处理秸杆的办法又造成了环境中的大气污染,政府三令五申並采用行政条文和动用法律予以制止。但怎样处理这种似乎多余的秸杆呢?
聪明的人类又利用这种剩余资源发明了一种新型燃料一一秸杆煤。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节省了煤炭能源。真是一举多得,人类太聪明了!科技太发达了。
吃着花了十元钱买的用秸杆煤烤出的又香又甜的山芋,又似乎又重新品尝到了那种久违的用木炭烤出的原汁原味的烤山芋了。
人类太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