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如…何:固定用法,省略号可以是名词或代词,在2.20中解释过“如之何”,这里再一次出现,可理解为拿…怎么办?有什么用?
礼:礼仪。
乐:音乐。有人解释成礼乐,我觉得不合适,《诗经》中都是可以歌唱的音乐,其中只有一部分是官方音乐,而且官方音乐也不全是礼乐。
周朝时教育弟子的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使用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史(春秋)。所以在这里的礼和乐,我认为是“在举行礼仪、演奏音乐的时候”。
这段话中的“人而不仁”,历来解释没有什么不同,基本上译作“没有仁”,但是我们要注意到,“人而不仁”和“人而无仁”是两码事。不仁是偶尔的,“比如你不仁别怪我不义”,就是说不仁是暂时的,或者是偶然的,反过来说“你要是仁我就义”;但是“无仁”却是一直没有仁了。理解了这一点,我们看后面的“如礼何”,就是说在举行礼仪的时候,要用仁爱之心来进行,不带着仁心而举行的礼仪的,就不是正式有效的礼仪。就像在祭祀时,要守礼,其实就是内心要有仁德,有仁德自然会带着崇敬之情举行祭祀典礼,因而怀有“仁”的礼仪必定不会有僭越之举。
同样,“仁”对于“乐”来说也是如此。相由心生,在演奏音乐时不怀仁德,不把精力集中在演奏中,那么音调音色就会发生些许变化,音乐就会走样,就不再是真正的音乐了。不论是祭祀的音乐还是典礼的音乐,或者即便是普通的大众音乐,不怀着仁德来演奏音乐,还能有什么真正的作用啊!
这句话意思如下:
夫子曾经说:“一个人的品德里如果没有‘仁’,举行礼仪还有什么作用呢?一个人的品德里如果没有‘仁’,演奏音乐还有什么作用呢?”
传说中古乐有六乐:分别称为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在周朝时还保存有完整的这六套乐舞,分别在重大的祭祀活动中使用,《云门》祭祀天神、《大咸》祭地神、《大韶》祭四望、《大夏》祭山川、《大濩》祭周始祖姜嫄、《大武》祭祀周代祖先。六艺或六经中,只有乐这一样,无法有效的通过文字记录下来,尽管中国古代已经发现“宫商角(jué)徵(zhǐ)羽”五音(对应简谱中的12356),但是音乐的复杂性,并不是只靠这5个音节能完成的,由于没有统一乐谱,再加上乐器的复杂性、演奏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战争的频繁,音乐失传也是可以预料的。像《六乐》这样有音、有乐、有歌、有舞的大型音乐,只用文字如何能记录下来?即使有人能记录,经过了这么多年,文字意思的变化,也根本不可能再恢复原貌了,这不能不说是遗憾。
周朝末年,礼乐崩坏,孔子从根本上找到了原因——就是人们普遍缺乏“仁”。孔子提出的这个“仁”可以看作固有名词,我们在解读时根据需要和上下文意思翻译成“仁心,仁德,仁爱”等都可以,但是不能尽善尽美的完全符合孔子的意思,因为它应该是一个系统概念,不是一两句话能诠释清楚。
“仁”是内心的品质,“礼、乐”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一个人心中的内在品质,总会体现在言语、行动和习惯上。
但人总是矛盾的,有时候行为就会出现逆反,人是变化的,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有时候人心中美好的品德也会被不好的品德覆盖,所以夫子会说“克己复礼为仁”,到了南宋朱熹时,发展成为“存天理灭人欲”。儒家所说的修身,其实就是这样一个反复把天下的“善”体现出来、不断把性格中的“恶”压抑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