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我瞪着一双好奇的眼睛,走进了镇上的小学。
那时候条件很差,没有自来水,也没有电。父母送我们上学,不过就是要我们认得几个字,不要像他们那样当个睁眼瞎罢了。至于等我们长大后,走出小镇,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那是个压根都不会做的梦。事实上,我的好多同学还没有等到小学毕业,就已经纷纷辍学。
学校里有个小厨房,为家在外地的单身老师做饭。厨房里有个水池子,做饭的师傅打来井水,倒在水池子里。厨房外面接了两个水龙头,放了两个大号的搪瓷缸子,供学生喝水。我们在家里口渴了,都是直接从水缸里舀半瓢冷水,“咕嘟咕嘟”喝进去。用水龙头接水喝,在我的眼里不亚于现在的南水北调和三峡工程,既新奇、又高级!
学校除了镇上的孩子,还有周围那些没有小学的乡村的孩子,因此学生很多,有五六百人吧。两个小小的水龙头根本满足不了那么多人喝水,每到课间休息,大家就像打架一样抢那两个搪瓷缸子。我年纪小,胆子更小,根本就不敢上去抢,每次都眼巴巴的在一旁等着,看见有我认识的大哥哥或大姐姐抢到杯子,就凑到他们跟前,接过他们喝剩的水,一饮而尽。
大约是二年级的时候,那天下午不知怎么特别的口渴,第一个课间休息我就去找水喝,可是运气不好,抢到搪瓷缸子的人我一个也不认识。第二个课间休息,我依然没有喝到水。第三个课间休息,我还是没有喝到水。
我口渴到了极点,也难受到了极点。
最后一间语文课,老师教了我们一篇新课文:《一粒种子》。
我到现在都记得开头的两句话:
“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他醒过来,觉得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
他有点口渴、喝了一口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了挺。”
老师在讲台上拿着书一句一句的念,我们在下面一句一句的跟着读。读到“他有点口渴,喝了一口水”这句时,我就更加难受,那种感觉我永远用语言无法描述,也让我永远难以忘记。我是多么羡慕这粒种子啊,暖暖和和的躺在那里,有点口渴,就喝了一口水。喝完水,在把身子挺一挺,多舒服啊!
好像有无数根钉子扎着我的屁股,我根本就坐不住,只是张着冒火的嘴,机械的跟着老师读。
好不容易等到下课,同学们三三两两、说说笑笑往家走。我撒丫子就往厨房跑。水龙头前空无一人,我接满一缸子水,如倾江倒海般灌在嘴里。然后又接了一缸子,“咕嘟咕嘟”喝完了。两大搪瓷缸水,喝得我直打嗝。
这时,我的一个女同学也跑了过来。她父母离婚了,有了后妈。在那个年代,离婚是个很不光彩的事,总有人嘲笑她、欺负她。老有人莫名其妙的踢她一脚、打她一拳。女同学也不愿意她玩耍。她只能远远的看着别人跳绳、踢毽子,眼睛里满是羡慕、忧郁和孤独。
我把搪瓷缸递给她,她感激的看了看我,接满一缸水,一口气喝了精光。
喝完水,我俩没说一句话,默默的走出学校,各自回家。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这是叶圣陶先生的文章。
小学二年级的课文,很短,但是写得真好!
课文的结尾是:
“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孩子也在唱歌。种子听见外面很热闹,连忙说:“啊,我要赶快出去!”
种子又把身体挺一挺,眼前忽然一亮,啊,好一个光明的世界!”
看看外面的世界就像一粒种子种在了我们的心中,种下了一个美好的梦想。幼小的我们,也像那粒种子一样,努力的挺着身子,慢慢长大,走向了光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