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别让味精变成毒药

味精是我们生活的必备品,也是炒菜所需的调味品,本身是很安全的,主要是以粮食为原料发酵而成,主要的成分是谷氨酸钠,在人体内被分解然后变成谷氨酸,会参与我们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然后被我们身体吸收利用,吃味精本身并没有什么危害,但是一些不适当的吃法就相当于是在吃毒药,这个你知道吗?

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哪些情况下吃味精会变成“毒药”?

1.在调馅料里面加上味精对我们的伤害就比较大,之后会一起经过煮、蒸、炸的高温过程,只要是温度超过120度味精就会变性,不仅会失去本身的鲜味,还会形成焦谷氨酸钠,对我们的人体是有危害的。

2.炒菜的时候不要先放味精,尽量选择以水为准的烹饪方法,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相对油炸来说温服比较低,这样就可以避免味精中的谷氨酸钠转变为有害的焦谷氨酸钠的比例,我们在放味精的时候要延缓放置的时间,如果做的是素菜,可以在关火10秒以后放味精,做的是荤菜的话可以在关火两分钟后放置味精,这样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的。

3.味精中含有的钠元素比较多,如果食用过多的话会引起高血压等,所以平时食用的话一定要注意量。

如果味精食用过多超过我们人体的代谢能力时,会导致血液谷氨酸含量的增高,会限制我们人体对一些必须矿物质的利用。

据研究表明,如果食用味精过多的话会导致我们的视网膜变薄,还会导致视力下降,情况严重的话会引起失明,所以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量的控制。

选择味精一点要注意:

一、优质味精颗粒形状一致,颜色洁白有光泽,颗粒间呈散粒状态,稀释至 1:100的比例口尝仍感到有鲜味。

二、劣质味精颗粒形状不统一。大小不一致,颜色发乌发黄,甚至颗粒成团结块,稀释至1:100的比例后,只能感到苦味、咸味或甜味而 无鲜味。文章来自济南生活云商平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