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作:《黑洞频率》、《海市蜃楼》、《电话》、《信号》等。
影片建立在平行宇宙理论基础上,不同时空维度有着“相同”的人物,不同时空维度的同人物一般不相遇。影片为了易懂,只取了两个时空下的人物进行互动,一个代表若干年前的过去,一个代表若干年后的未来,两时空维度在未经主角改变之前,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是相同的。代表过去的时空维度点,主角还来得及改变未来,改变过去维度的每个选择实时影响着未来的维度,同样改变未来维度的事件也能实时影响到过去的维度,过去和未来两个时空维度同时改变,其前后必处于同一时间轴上。
影片主角在某个意外情况下,联系到不同时空维度的相关人物,并且从对方时空环境变化中,发现自己所处的时空环境也相应跟着改变,于是主角的目的只有一个——不断修正过去,得到一个符合预期的未来。主角能拥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历史记忆(不同记忆才能知道每个关键时间点发生的事件结果),联络对象需要愿意配合,并努力试图改变每个重大事件,改变的契机通常为干预指定时间地点出现的人物,干预的方式手段也许不尽人意,干预的结果有时也并非预期,由此才会出现后续不断修正过去的故事情节。
这类科幻片较易懂,传达的信息简单,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吃后悔药,与过去互动只是一种手段。情节构思巧妙:同一时间轴相隔多年,取生活地点上相关联的两个典型人物,未来的人物有缺憾,过去的人物正好有机会弥补改变。两时空内相同人和物随着事件结果不同瞬间改变是这类影片的亮点。
如果现实中有SL大法(游戏术语,存档与读取),无论多糟糕都可以重来,但我们的人生只有一次,谨慎并珍惜每一种选择。
PS:过去每个细节选择改变未来的影片中,当属《蝴蝶效应》最为典型,只是它并没有过去与未来的人物间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