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个叫贾知的人,上山砍柴,他爬了一座又一座山,总是觉得远处山上的柴会更好一些,山也高一些,最后他终于累得筋疲力尽,而什么柴也没砍到,像这样越是过于求好,这山望着那山高,最终什么也做不成。
于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就成了好高骛远、不知满足的代名词,站在这个山头,却看到别的山头更高,比喻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不满意,形容不安于现状。
清·李光庭《乡万解颐·地部》:“若这山看着那山高,畔援歆羡之词也。”
吕不韦在《吕氏春秋·先识览·观世》说:“登山者,处已高矣。左右望,尚巍巍焉山在其上。”
其实,反过来想一想,人呐,也需要有一股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劲头,知不足而奋进。
人若是安于现状,固步自封,不知一山更比一山高,被眼前的树枝遮住双眼,登不高,望不远,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在自认为优越的环境里悠然自得,久而久之,消磨了意志,削弱了斗志,拿什么比拼?拿什么竞争?拿什么进步?不就成了温水里的青蛙了吗?
不比较别人的高山,怎么知道差距在哪里,怎么有动力进步呢?
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创新、体育世界纪录的打破,都是因为有这样一群永不服输,积极进取的人,虽然登顶自己的高山,没有孤芳自赏,自我满足,他们的眼光始终盯着别人的高山,不是仰止,而是挑战。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成功也是暂时的,身处高位,保持危机感,确立更高的目标,不知足不满足,是前进道路上的永动机。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既要有仰望高山的勇气,更要有脚踏实地的耐力,这山望着那山高也不失为好事。
登高,然后望远,然后再登高。越过山丘,又将是一座不同的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