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的空气凝固了。主屏幕上"保持沉默是为了你们的安全"几个字渐渐淡去,留下一片刺眼的空白。
林默涵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微微颤抖。他转向团队成员,看到八张苍白的脸孔反射着屏幕的冷光。"有人做了备份吗?任何形式的备份?"
一阵沉默。实习生雅各布突然举起手:"我...我昨天把原始信号数据发了一份到我的学校邮箱,做毕业论文参考。"
顾晓婷猛地转身:"立刻检查!"
雅各布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几秒钟后,他的肩膀垮了下来:"邮箱被清空了。连服务器回收站都..."他的声音越来越小。
"这不可能是黑客。"技术主管马克西姆检查着服务器日志,"没有入侵痕迹,没有数据传输记录。就好像...数据从未存在过一样。"
林默涵感到一阵眩晕。七年心血,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发现,就这样凭空消失?他强迫自己深呼吸,科学家的理智渐渐压过恐慌。"大家冷静。能量守恒,信息也一样。删除只是改变了存储状态,理论上数据可以恢复。"
"理论上?"顾晓婷尖锐地反问,"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这明显不是普通的技术故障!"她压低声音,"那些文字...如果真是'他们'做的..."
"那我们更应该弄清楚'他们'是谁,以及为什么要阻止我们发现17号系统。"林默涵的声音出奇地平静,"马克西姆,尝试从量子层面恢复数据。其他人,回忆你们记得的一切细节,写下来,现在立刻。"
团队成员分散开来,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诡异的不安。林默涵注意到顾晓婷悄悄离开了主实验室。十五分钟后,他在天文台顶楼的观测室找到了她。
顾晓婷站在巨大的望远镜旁,手里拿着一个老式纸质笔记本,正在快速记录着什么。听到脚步声,她猛地合上本子。
"你不信任电子设备了。"林默涵说,这不是个问题。
顾晓婷犹豫片刻,然后打开了笔记本:"我有记录关键发现的习惯,用纸笔。"她翻到最近的一页,"信号解码的初步结果在这里。"
林默涵凑近看,页面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学公式和二进制转换表,中央是一段奇怪的序列:
"ATCGTTGCAA...这是DNA序列?"
"人类DNA的片段。"顾晓婷的声音紧绷,"来自第12号染色体,与某种古老的逆转录病毒有关。这段序列重复出现在信号中,像是...某种签名。"
林默涵感到一阵寒意爬上脊背:"你是说,外星信号中编码着我们自身的遗传信息?这怎么可能?"
"更准确地说,是我们遗传信息中编码着他们的签名。"顾晓婷的眼睛在昏暗的灯光下异常明亮,"默涵,如果他们能编辑我们的DNA,那么他们可能不仅仅是观察者..."
楼下突然传来骚动声。两人迅速下楼,发现实验室里多了三个陌生人——两男一女,穿着笔挺的深色西装。站在前面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灰发男子,面容刚毅,右手无名指上戴着一枚奇特的金属戒指,上面刻着一个眼睛状的符号。
"林博士,顾博士。"灰发男子伸出手,"我是瑞士联邦安全局的莫里斯·克莱因。我们需要谈谈,私下。"
林默涵和顾晓婷交换了一个警惕的眼神。顾晓婷不动声色地将笔记本塞进了外套内袋。
小型会议室里,莫里斯开门见山:"你们的数据丢失不是意外。"
"你们干的?"林默涵猛地站起来。
"如果是我们,就不会来这里了。"莫里斯示意他坐下,"但我们的确监控着你们的研究。'星语者'系统触发了某些...协议。"
"什么协议?"顾晓婷问。
莫里斯沉默片刻,似乎在权衡该透露多少:"'守望者协议'。一个跨国秘密研究计划,追踪非人类智能活动。"他从公文包取出一个平板电脑,调出一组图像,"看看这个。"
屏幕上显示的是月球背面的高清照片,一个巨大的环形山中央,隐约可见几何结构的阴影。
"阿波罗15号拍摄于1971年。"莫里斯说,"官方照片被修改过。那里有一个结构,古老到超出我们的理解。"
林默涵盯着照片,心跳加速:"你们早就知道外星文明存在?"
"知道?不。怀疑?是的。"莫里斯切换图片,这次显示的是深海探测画面,一个发光的金字塔状物体静静躺在马里亚纳海沟深处,"过去七十年,我们在全球发现了十七处类似异常。它们不回应任何接触尝试,但会...干预。"
"像今天这样删除数据?"顾晓婷敏锐地问。
莫里斯点头:"每当人类研究接近某个临界点,干预就会发生。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结构时,剑桥实验室遭遇了不明停电。1977年'旅行者号'发射前,记录外星接触协议的磁带神秘消失。"
"为什么没人公开这些?"林默涵质问。
"少数人尝试过。"莫里斯的声音变得低沉,"他们大多遭遇了'意外'。不是我们做的,"他迅速补充,"我们相信是自动化的保护机制。"
顾晓婷突然插话:"你们认为这些'观察者'是什么?神?外星人?"
"更可能是某种宇宙级的文明保育程序。"莫里斯转动着戒指,"想象一个花园,人类是其中正在培育的幼苗。园丁不希望我们在成熟前发现围墙的存在。"
林默涵想起屏幕上那行字——"你们尚未准备好"。他突然明白了什么:"17号系统的信号...是测试?"
莫里斯露出赞许的表情:"我们也是这么想的。一个触发点,观察人类如何应对首次接触。你们通过了第一关——没有立即公开发现。"
"现在呢?"顾晓婷警惕地问,"你要我们加入你的秘密俱乐部?"
"我们需要你们的专长。"莫里斯推过两份文件,"'守望者'计划可以提供无限资源,但要求绝对保密。选择权在你们。"
林默涵翻开文件,第一页上印着红色警告:任何泄密行为将被视为叛国罪。他抬头看向顾晓婷,她眼中闪烁着同样的抗拒。
"给我们24小时考虑。"林默涵说。
莫里斯站起身:"12小时。明天日出前,要么签字,要么..."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顾晓婷藏着笔记本的口袋,"忘记今天的一切。"
安全局的人离开后,实验室陷入紧张的沉默。团队成员聚集在会议室,所有人都看向两位领导者。
"我们该怎么办?"雅各布问出了所有人的疑问。
林默涵环视一周:"投票吧。加入政府计划,获得资源但失去自由;或者继续独立研究,面对未知风险。"
"独立研究?"马克西姆苦笑,"数据都没了,怎么研究?"
顾晓婷缓缓掏出笔记本:"不是所有数据。"她翻开页面,"我有信号解码的关键部分,而且..."她从颈间取下一个微型U盘,"最后时刻我备份了核心算法到物理介质。"
团队成员惊讶地看着她。林默涵笑了:"你总是有B计划。"
"问题是,"顾晓婷严肃地说,"如果我们拒绝政府,可能面临监视甚至危险。如果接受,研究成果将被武器化或封锁。"
雅各布突然说:"还有第三个选择——公开一切。如果全世界都知道了,他们就无法掩盖。"
"然后引发全球恐慌?"马克西姆反问,"看看历史,人类对未知的第一反应总是暴力。"
争论持续到深夜。凌晨三点,当大多数人疲惫不堪时,实验室的灯光突然闪烁起来。所有电子设备同时启动,主屏幕亮起,显示出一段从未见过的视频——
一个巨大的球体悬浮在黑暗太空中,表面流动着复杂的纹路。镜头拉近,显示出球体上无数微小的六边形结构,每个里面都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在移动。
视频持续了十三秒,然后消失,留下一行文字:
"选择已记录。观察继续。"
林默涵感到一种奇怪的平静笼罩了他。无论做出什么决定,他们都不再是孤独的。宇宙在看着,评判着,等待着。
顾晓婷握紧了他的手:"我们走第三条路。不加入政府,也不公开引发恐慌。我们继续研究,但要更加谨慎。"
"怎么研究?"林默涵问,"没有资源..."
"有。"顾晓婷眼中闪烁着决心,"分散研究。每人负责一个方向,定期线下会面。用最原始的方式记录——纸笔,口述,记忆。如果'他们'能抹除电子数据,我们就回归前电子时代的方法。"
团队成员一个接一个点头。雅各布甚至撕下一张纸,开始手写他记得的信号特征。

林默涵看着这一幕,突然明白了人类真正的力量所在——不是技术,而是那种拒绝被驯服、被圈养的本能。也许这正是观察者等待看到的:人类是否足够智慧,足够团结,足够勇敢地面对宇宙的真相。
窗外,东方天空已现出第一缕曙光。新的一天开始了,人类与宇宙的关系也将永远改变。而在某个遥远的星系,或许正有眼睛注视着地球上这个小实验室里的决定,评估着这个物种是否准备好加入星际大家庭。
又或者,评估是否需要新一轮的"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