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公民高效蜕变营第17天
5月10日,将一个月之前购入一直束之高阁的《感官心理学》看完了。回想那天购入目的,了解感官对行为和决策的影响,找到一些日常行为背后思维原理。
塞尔玛.洛贝尔以一名研究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感官感受到的温度,材质,重量,声音,味道气味以及颜色等的实验过程呈现,剖析身体和感知如何影响行为和决策。
无论身在何处,我们总是免不了受到环境的刺激和暗示。我们触摸到的东西有着不同的温度和材质,我们嗅到的气味也有香臭之分,我们看到五彩缤纷的颜色,也会拿起物件来感受其重量。我们通过感官,来有意地体验周遭的世界。但在无意间,我们的感官也会通过最出其不意的途径,对我们的身体体验造成影响。
看完本书我有一种豁然开朗,很受启发的感觉。我在想海底捞的老板一定懂得点心理学,我每次落座,服务员会先递上热毛巾擦手,并且在不断的就餐过程中递送热毛巾,即便有一次火锅的油溅到了我的眼睛里,我也没能埋怨,一直平和友善中解决。原来这与温度有关。
年中考或者高考的时候,父母们都会穿着大红色,送孩子进考场,图个喜庆吉利,从心理学的层面,红色反而会学生带来威胁,恐惧,危险,失败的一些消极暗示,孩子考得好不好不一定是完全与穿红衣挂红标有联系,但是即便是微乎其微的影响,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还有为什么笛卡儿坐标系上画两个距离很近的点会让我们对他人产生亲近感,以及为什么把个人履历夹在比较厚重的板子上会给人以更专业、更优秀的印象,为什么清新的气味会让人变得更有公德,为何在考试前洗澡会提高作弊的概率。如何你也很好奇的话,推荐你看一下这本书《感官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