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刘邦灭秦的关键之战!

【原文1】

遣将兵距关,沛公欲击之。张良曰:“秦兵尚强,未可轻。愿先遣人益张旗帜于山上为疑兵,使郦食其、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秦将果欲连和;沛公欲许之。张良曰:“此独其将欲叛,恐其士卒不从;不如因其懈怠击之。”沛公引兵绕关,逾蒉山,击秦军,大破之蓝田南。遂至蓝田,又战其北,秦兵大败。

【翻译】

秦王子婴调兵遣将到关口增援,刘邦就想去攻打关的秦军。张良说:“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希望您先派人上山去多多张挂旗帜,作为疑兵,再命郦食其、陆贾前往游说秦朝的将领,对他们晓以利诱。”秦将果然想与刘邦的军队联合。刘邦打算准许他们联合的请求。张良道:“这还只是秦军将领想要反叛秦朝,恐怕他们的士兵还不会服从。不如就乘着秦军懈怠时攻击他们。”刘邦于是便领兵绕过关口,越过蒉山,袭击秦军,在蓝田的南面大败秦军。随后抵达蓝田,又到蓝田北面与秦军交战,秦兵大败。

【解析】

刘邦此时已经深入秦腹地,这里的秦军完全是秦人,不同于关外城池的守军成分复杂,只要击溃就成不了事了。如果刘邦选择招降“秦将”,“秦人”也不会服气(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是就是个例子),并不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想降伏秦地百姓民心,还得靠实力完全击败“秦人”而不是“秦将”。这就是刘邦愿听从张良两次建议的深层次原因。第一次利诱秦将,使其懈怠战备;第二次直接袭击秦军大本营(蓝田),正面击败秦兵,也就是击败“秦人”,击垮秦人的抵抗意识。

这也直接导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

【进一步解析】

综合来说就是,我可以招降你,你可以投降,但我必须要在你的关键地方,击败你的有生力量,让你不再存有侥幸心理。还有一点就是武力“震慑”人心和民心也极其重要的,就是要让你“怕”我,后面才能好好听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