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1《深阅读》

缘起

  • 20191028偶然get到JD阅读的2个月会员,于是读些下不到的电子书吧。
  • 20160922在豆瓣标注为想看;纸质版是168页;jd阅读是226页(毕竟我的是平板是8寸的)
  • 作者是斋藤孝,译者是程亮,江西人民出版社,副标题是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后浪出品的。
  • 因为是电子版,就没有版次了。
  • 20191029看第1个番茄钟4-58/226,全书计划4个,这是第1个,20191101全书看完。

内容

序言 重新审问读书的意义 4/226

  • 日渐消亡的读书文化
    • 日本也开始焦虑阅读人群下降?
  • 现代人的精神力量为何变弱了
    • 能否妥善应对压力,是由不够聪明决定的(能够迅速抓住事物本质,确定优先顺序,配合自身能力做出判断,妥善选择如何行动的能力)这叫聪明
  • 年轻人的“肤浅”
  • 为何不能只依赖网络信息
    • 让自己的思想成形并继续向下深入,只能在一个人独处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
    • 读书的目的本就是深化思想、升华精神。
  • 你知道精神底层流淌着清流吗

chap1、推动我们的“无形力量” 23/226

亦师亦友的“读书”

  • 不变强就无法生存
  • 为何越优秀的人越会读书
    • 只要判断力得到足够的锻炼,我们就能顺利地与社会妥协。
  • 学习贤人的视角

读书是追求“心灵富足”的最佳手段

  • 用读书“启动”大脑和心灵
    • 《启动的活法》
  • 信息严重匮乏的时代
  • 书能弥补精神的荒芜
  • “优质”的书才有意义
    • 福泽谕吉《福翁自传》
  • “依赖”使判断力变迟钝

以培养“坚强”为目的的读书

  • 读书有三大意义
    • 获得信息为目的
    • 愉快且有意义地度过独处时间
    • 锻炼自己、丰富精神
  • 沉浸在推理小说世界中的快乐
    • 《禁闭岛》拍成电影了
  • 书是重新省视自我的“镜子”

不惧“孤读”的人前路宽广

  • 以前大学里的“读书文化”
  • 独处时是读书的良机
  • 与贤人们交换能量

chap2、“相遇”决定人生 70/226

“我做不到”是忌语

  • 一本书就能打开未知的领域
    • 没遇见能刺激好奇心、让自己把目光投向新领域的书。
  • 遇见好书就会想读
  • 书店是“引起兴趣的空间”
  • 用报纸唤起兴趣和关注

面向新人的“文学指南”

  • 脱离“轻松”“浅显”
  • 从日本文学开始
    • 可以先从“夏目漱石”的书开始,《三四郎》
  • 看电影前阅读“原著”
  • 顺藤摸瓜寻找“下一本书”

为何要阅读“天才的一生”

  • “天才”的人生能提供很多启迪
    • 香奈尔的自传-找本书看看呢,lionel。
  • 接触“异能者”的机会
    • 阅读时要记得寻找那些能为己所用的内容。
  • 当作自己的“榜样”

没理由不利用“书评”

  • “行家”推荐的书很少令人失望
  • 不要轻视报刊的企划
    • 就是书单
  • 有没有参考网络书店的“评价”

“好书”的条件,“坏书”的圈套

  • 难以理解的书不是“好书”
    • 易读、有内涵是好书
  • “有结论”的书不值得读
    • 只为满足读者煽情、搞笑或励志等需求的书

chap3、阅读经典的魅力 121/226

日渐荒芜的“文学森林”

  • 以前的小说家也是文化大师
  • 所有人都想成为“作家”的时代
    • 《成为小说家!》
  • 着眼于书的“水准”吧
  • “故事”均源于神话

“偷食古典”的技法

  • 如果觉得读不懂,可从解读书籍入手
    • 一、先从针对其价值或当代意义的解读书籍开始阅读
  • “白话译文”便于阅读
  • “当代古典”也该关注

chap4、持续读书的五个习惯 144/226

建议“自问自思”

  • 是否在边“问”边读
    • 看看作者是以怎样的问题意识来写这本书的
  • “问题发现能力”是社会人的必备能力
    • 如果只基于自己的经验来思考,“经验值”就会很难提升。

光用眼睛看字不叫读书

  • 重新审视“朗读”的好处
  • “念给孩子听”为何有效
  • “有声读物”的有趣之处

光有书架就能变聪明

  • 书脊的惊人效用
  • 什么是书有而电子书没有的
  • 以“藏书千册”为目标

“一天一本”---最简单的读书方法

  • 不是读得快就好
    • 将文字在脑海中转换成场景--这个有点难啊,lionel。
  • 难懂的部分也可“跳读”
    • 最好能弄清楚难懂的原因
  • 有意设定“读书时间”
  • 坐车时、泡澡时...“随时随地均可读书”

“输出”使书成为自身血肉

  • 是否能把书的内容向别人说清楚
  • 用“转换视角+引用”为交谈增光添彩
    • 第一,讲述时不要采取俯瞰全局的角度,应该以自己的感性、体验为主体,对书的哪些地方感兴趣,哪部分内容深刻
    • 第二,在说明时尽量引用书的部分内容
  • 建议举办“读书会”
  • 活用“映射交流”

chap5、十倍增强读书力的技法 190/226

  • 通过“转换阅读”,将内容融入自身
  • 寻找自己的“f”
  • 通过“师事”阅读,沉浸在“宗师”的世界里
  • 增强亲近感的“吐槽阅读”
  • 瞬间偶遇也不错过的“一生一遇阅读”
  • “安定剂阅读”“兴奋剂阅读”是“百药之长”
  • “标签阅读”的“品牌目标”
  • 通过“据点阅读”汇集知识
  • 一口气读完长篇小说的“快速阅读”
  • “跳读”不为人知的优点

后记 读书使人成长 218/226

  • 是否心怀“贤者森林”
  • 不读书不成人

出版后记 224/226

  • 作者是明治大学教授
  • 国内是2016年7月写的

收获

  • 一个随笔类的书,也敢起名叫《深阅读》
  • 以后这种书少读,自己遇到困境多实践即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5,534评论 3 13
  • 编者按:近期学了不少议论文,在学完《学问和智慧》后,设计了一个两个小问题,让孩子们尝试写写微信的议论性的文字。 话...
    执笔溢情阅读 1,158评论 0 0
  • 透过栅栏斜射过来的光 上帝来了 放心吧 我不会向上帝祈求救赎 我这像死海一样的灵魂 唯一能救赎我的 只有蓝色底下的...
    莘茹声音疗愈顾问阅读 308评论 0 12
  •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我挽着你的衣袖,你会把手揣进裤兜。 ** 与你...
    艾文洱阅读 1,007评论 20 30
  • 学生微命,蕴袍敝衣,空负鲲鹏之志,屈从斥鴳之运。诚卑心以治学,恨取道而无路。今兹罔学,是以不得。他日趋庭,何以为报...
    崔五四阅读 34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