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老王》,从上周五到今天(3月28),一共六节课。文章不长,只是学生对文章的历史背景缺乏了解,我用一节多课来补充,否则学生根本无法了解“单干”“干校”“wg”这些,更不可能深入理解大时代下的人物行为。相比我一个人逼逼学生不了解的历史,其实下发杨绛的《干校六记》节选,也许更能进入学生内心。
学生首先整理老王的身份职业财产,初步认知老王。课堂上,我随机调整第二个环节的问题设置:老王和杨绛因为什么事而交往?他们如何对待彼此,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串起剩余内容,比较双方差异和前后变化。老王和杨绛第一次交往,是老王给杨绛家带送冰。杨绛坚持按原价支付送冰费用,学生以为是照顾老王生意,带有同情和怜悯。老王收钱不推脱,因为这是劳动所得,但“送的冰比前任大一半,冰价不变”,是老头有自己的尊严,不肯被人照顾,也顾及杨绛好意,所以变相收半价。
老王和杨绛第二次交往,是老王送钱钟书去医院。杨绛坚持付费,是觉得老王帮忙,但老王开始不收,是担心钱钟书没钱看病。老王悄悄问杨绛还有没有钱,是维护杨绛自尊。聊到杨绛笑着说有钱,我布置学生讨论“杨绛为什么笑”。起初,不少学生以为是让老王安心收钱。但张晖以为此处笑容是尴尬的笑:一个知识精英居然被一个独眼穷苦的老车夫同情,这伤害杨绛的自尊。老王最后收下这笔钱,是照顾杨绛感受。这个发言很有说服力,很多学生转变观点。
老王和杨绛第三次交往,是老王去杨绛家里送鸡蛋和香油。结合文章最后的“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学生指出老王感到自己不行,所以去杨绛家送东西。结合文章最后一节的 “拿钱去侮辱他” ,我让学生又讨论一次:为什么杨绛事后觉得给钱是侮辱?杨绛和老王对待彼此有何不同? 一班张嘉豪的发言尤其精彩:老王发自内心感激钱钟书夫妇、尊敬他们,甚至视为亲人,才会临终之前特意探望,送来舍不得吃用的鸡蛋与香油。杨绛给钱,没有让老王喝口水甚至坐坐,是把这种心意看成物质交换。一个大知识分子,内心看不上穷苦老王,觉得不配和他们平等交往才是根本原因,所以这是侮辱。老王最后收钱,还是照顾杨绛感受,可见其善良。
讨论“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含义,二班张嘉如说杨绛怜悯和照顾老王,满足她做一个强者的优越感,这不是真正的同情,所以杨绛以为是愧怍。类似《老王》的文本,我记得《寻找家园 》有两篇,一篇是窦占彪,一篇是高尔泰回忆敦煌研究所的司机。印象中,高尔泰写自己和司机打架,起初相互揭短威胁,后又化敌为友,坦率直接。至于杨绛先生所说愧怍,我倒有不同观点:行善助人,获得内心满足没有那么不堪,这是人的行动偏好,无须和发自内心的悲天悯人做高下排序。当然,如果是自我的道德要求,那就另说。以后上此文,用“钱”为抓手,讨论老王和杨绛为什么收钱、为什么给钱,会不会更好一些呢?
八年前,听一个知名的教育学者谈《老王》,提到老王是回民,临终以白布包裹自己等等。起初几节课,我也没在意,因为教材完全没有提到,甚至觉得引入这个信息,是过度阐释。经史金霞老师提醒,对比原文,发现部编版教材删去“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课上布置学生讨论删去的这句话:老王临终,为什么用全新白布缠绕自己?除了宗教信仰,还有什么原因?原本以为这个讨论难度不大,没想到一节课下来,学生勉强得出老王临死也要干净体面,自爱自尊,不能随便下葬,尊重自己的信仰与意愿。与上文拒绝别人救济相照应,老头体面一辈子。课堂上提到高尔泰的《安兆俊》,讲述生命尊严。如果事先下发这篇文章,学生会更能理解老王的选择。写到这里,突然想到《活出生命的意义》,给学生推荐下。
今天布置学生带手机,拍摄春天一景,进行配文写作。有几个学生在校园综合实践课玩手机,几个同事提出异议,对学生发了通脾气,还是我没处理好。无论如何,我得解决问题,不是遇到问题,就退缩。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