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彤很苦恼,因为她想预约的心理咨询师拒绝她了。
她跑来问是不是她的情况太严重,咨询已经解决不了?
我让她安心。然后告诉她,被拒是好事,说明她选的咨询师特别有立场,是个特别负责人的咨询师。
为什么呢?因为百花齐放全才的心理咨询师是可遇不可求的。
进一步说,相关领域有知识、有技术、有经验,也并不会面向所有的人群。因为文化的不同、性别的不同,会导致咨访不匹配的情况出现。
告诉她,其实我也会拒绝一些来访者预约的,而且不是个例。
01
心理咨询师说NO,更多是对来访者的负责和保护。
像我拒绝预约。
理由大多是那非我擅长的领域,更重要的是,我不确定我能保持价值中立的立场。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保持价值中立很重要。
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咨访关系三观一致。可以不一致。
咨询师和来访者不同的成长背景、成长环境、成长经历,三观一致鲜少,不一致才是常态。
但当存在不一致时,保证咨询还能有一个良好的成效,前提是心理咨询师对不一样的价值观能抱持着开放的态度。
【尽管你和我们都不太一样,但我尊重你的不一样。你可以和我们不一样的!】
出于个人自身的局限性和成长的程度,能在所有领域打通关一碗水端平的心理咨询师并不多见。
至少我不行。
02
被拒的咨询多多少少都和性心理有关。
一般了解到是属于这一领域之后,会直接建议来访者另找这一领域的心理咨询师。
有的来访者特别执拗,问为啥不接这类的咨询。
也有来访者被拒之后,会坚持帮其推荐一个。
不接,是因为【作为一名咨询师,要知道自己的局限在哪里。】
理论我都有,该有的技术我也有,但思维不过关。得承认的是,对这块我没那么敞开,做女性的尚且有点勉强,更别提男性了。
不推荐,是因为我接触的咨询圈子,大抵是自己用力较多的圈子,打交道的咨询师大抵侧重点也不在性心理领域。
纯粹觉得既然花了钱,花了时间,就希望来访者所耗费的钱和时间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这个社会上,谁都不太容易,所以要把钱和时间花在刀刃上。而显而易见,我并不是能在这类问题上创造出最大效用的那个人。
03
有次和朋友在一起,在我拒了预约挂了电话后问,送上门的咨询为什么要往外推。
答曰:【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唯一的出路。
否则,都是绝路。
明知道自己并不能提供有效帮助的情况下,我接了单。
从当下来看,我又接了一单,有了一笔新的创收,我的花的心理培训费、督导费可以回点血。
运气好的话,误打误撞让来访者有个不错的体验和收获,这是幸事。
若不然,全是【你不好,我不好,大家都不好】的局面。
往轻的层面说,来访者得不到一个好的有效的体验的,得不到有效的帮助;
往重的层面说,来访者因为不好的咨询体验,放弃继续求助,导致问题恶化,对学习、生活、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
真的能心安理得吗?
处于困顿中的来访者,付出了他们的时间、金钱、精力,是为了那么一个充满不确定的结果么?
当然不!
04
在广州的六年半,经常碰到来访者反馈说,咨询出乎ta的意料,打破了ta对咨询的印象。
通常一问,得知他们曾经历的咨询,更像是面对教导主任,充斥着评判、教诲、建议。
我所提供的更多是陪伴、倾听、启迪。所有的技术,箱庭疗法也好,意象对话也好,曼陀罗绘画也罢,最终的导向都是启迪。
认知层面的道理谁都懂,但能扎扎实实在生命中落地生根成长的,必是生命自身认同的。
每个生命都有其自身的纹理,有它自己的节奏和速度。
不能用曾经累积的经验作为模子,来衡量一个生命能得多少分,处于什么水平。
这也是为什么测评结果只能作为评估依据,不能直接作为诊断结果。
咨询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是流水线作业,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定论。这也是为什么要抱持开放的态度,为什么保持价值中立很重要。
愿每个生命都能开花,在风雨来袭之时,都能有枝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