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考了研究生,为庆祝一番,我们决定,开学前从外地赶回老家办几桌酒。
去城镇酒店办酒,还是在家里请家宴成了大家商讨的问题。考虑到暑期一直高温不下,为了省事,最后还是决定订个酒店。
既然是订酒店,我觉得档次不能太低,起码也要镇上像样点的。吃饭也要讲究个环境。
母亲电话里说,村里有人介绍了老家几公里外的一家乡村小酒店,那人在酒店做帮工。酒店价格实惠,饭菜味道也好。我叫她先别答应人家,等我回来看几家再做决定。
等我们赶到老家。母亲说已经和村里人定好了,酒店老板昨天都上门谈过了,自己觉得还不错就答应了人家,大热天的让人家跑来跑去的也不好意思拒绝。
我气得一句话不想说,拔腿就往外跑,想好好静一静。
这几天天气有些凉爽,家门前小河里的水在微风的吹拂下波光粼粼。高大的水杉树上有只鸟巢,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在鸟巢里嗷嗷待哺,老鸦嘴里衔着虫子飞回鸟巢给小鸟们喂食。这景象让我再次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母亲已年过七十,在农村辛苦了一辈子。年轻时父亲在外上班,几天才回来一次。家里里里外外都由母亲一人操劳。披星戴月独自种三四亩农田,父亲难得有时间回来搭把手。母亲含幸茹苦把我和妹妹拉扯大,又帮我把儿子养到读大学(儿子读大学考了研有母亲的一份功劳)。
如今,家里的田地早已被别人承包。照理母亲这把年纪也该享享清福,可她闲不下来,到处帮承包户打工。即使这样四十度的高温也不落下。
有次和她视频,她刚好从田地里打工回来,我看她从头到脚浑身湿透,就跟刚从河水里拉上来似的。而我们,在家不干活都热得吃不消,每天要靠空调续命。
母亲糖尿病十多年,平时身体也不注意保养。这样拼命干一天也就七八十元的收入。我们劝她,她说趁自己还干得动时就不要闲着,哪天生病卧床了也不想连累儿女。我们怎么劝说她都听不进去。
这次,母亲自作主张有错吗?有,但儿女的事她做主惯了。又碍于面子——村里人介绍的,店老板还上门来谈了。农村人面子比什么都大。
我生什么气呢?换做我,也拉不下脸来和早不见晚见的村里人说“不”。再说了,哪里吃饭都是吃,无非是环境和味道好点差点的区别。本来就没多大的事情,何必为难母亲?
母亲一向脾气不太好,劳累了火气就大。现在老了,反而经常压制自己来顺从我们。我和妹妹都外嫁,妹妹离家近点,她可以一两周回去看望一次。而我比较远,一年也回不了几次老家。他们两老成了“空巢老人”,有时感觉自己挺内疚的。
最近看到陶老师对孝顺的解读:孝顺拆开,就是“孝”和“顺”。孝敬父母很多人能做到,但能够做到“顺”的并不是很多。接受、尊重和感恩父母,就是“顺”。中华文化以孝道为核心,是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这功课需要我们好好做。
以前,我和父母经常意见不合就顶撞,没少让母亲生气,她一生气就哭。如今,自己也是母亲,如果我的孩子总是这样对我,我会怎样呢?
想到这里,推门进屋。满头白发的母亲在桌旁不看我,我在她面前停了停,说:“就定下来了吧。”
第二天,我们在乡村小酒店摆了三桌酒。亲朋好友如约而至,大家在酒店欢聚一堂。
店老板用了乡村最新鲜的食材,做了满满三桌丰盛美味的饭菜。这时音乐声响起,大家一起举杯庆祝孩子能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我看见母亲举杯时,眼里有泪光在闪。嘴巴动了动,没说出什么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