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在很长的时间内,始终心无旁骛,专注于做一件事情,那么这个人或许会有两个结果:要么成为智者,要么变成疯子。太子丹无疑就是后者。
为了杀嬴政,太子丹殚精竭虑,已经筹划了五年。督亢的土地加上樊於期的人头,绝对能够取信于秦王嬴政,从而接近他。当然,要想刺杀成功,这还远远不够。
赵国铸剑师徐夫人(男,姓徐名夫人),铸剑之术独步天下。太子丹不惜百金,向其购得匕首一把,可谓斩金断玉,削铁如泥。而后令能工巧匠将匕首烧红后,浸入数种至毒汁液。再以活人试剑,果然见血封喉,中者立死无救。匕首仅七寸长,便于隐藏,此为刺杀嬴政之利器。
秦舞阳,燕国勇士。此人十三岁时手刃数人,少年成名。为人强横,杀气极重,路人皆不敢正视于他。太子丹见其勇武凶戾,便收为门客,命其随荆轲一同赴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荆轲手中小心地把玩着匕首,暗自赞叹。当目光转向秦舞阳的时候,荆轲眉头轻皱,暗叹一声。太子丹猜疑之心仍在,作为一个监视者,秦舞阳绝对胜任。不过,此人色厉内荏,虚有其表,若要参与刺杀,必会坏了大事。
没有人不怜惜自己的生命。哪怕只有一线生机,荆轲也会牢牢把握。于是他前去拜见太子丹:“我家乡有一好友,有万夫不当之勇,更兼谋略过人。若得他相助,大事可期。我已写信于他,很快便会到来。望殿下稍待时日。”太子丹断然拒绝:“秋来草肥马壮,正是用兵之时。彼时秦国大军恐已渡过易水,兵临蓟城,为之奈何?有秦舞阳同去,我心无忧矣!荆卿可速做准备,三日后我亲自为你送行。”
荆轲无奈,不复多言。
三日转瞬即过。
动身之时,易水河边。荆轲拜祭了水神与路神后,漠然看着前来送行的太子丹。太子丹的身后,是他最信任的数个门客。一行人俱是高冠博带,白衣飘然,恭敬地向荆轲行礼拜别。
太子丹眼中迸发出奇特的光芒,直视荆轲:“荆卿,吉时以至,还请动身。”
荆轲犹似未闻,目视远处。
太子丹面露狰狞,一闪而逝。片刻后,他终于失去了耐心,大叱道:“荆卿莫非是心有怯意?若如此,我不会勉强……秦舞阳何在?”
“臣下在此!”
“荆轲临行畏惧,你可愿独身前往?”
“一切为了燕国,臣下万死不辞!”
荆轲面沉似水:“殿下请放心,荆某绝不会出尔反尔。且稍待须臾,我有位生死之交即刻便来……与我作最后一别。”
太子丹无言。
……
清亮的筑声从远方响起,愈来愈近,悠长而寂寥。荆轲回首,好友高渐离缓缓而来。左手抚筑,右手持竹尺击弦,徵音婉转凄凉,听者哀伤而流泪。荆轲轻声相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霎时间,筑声转至慷慨激昂之羽音,听者怒发而冲冠。荆轲引亢高歌:”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声入云霄,闻者无不动容。
太子丹忆起当年,心有戚戚焉。眼前这一切,都是为了那个昔日之挚友,今日之仇寇。你若死去,我便解脱。
……
筑声戛然而止,数弦皆断。
太子丹如梦初醒,喟然轻叹。
高渐离涕泪横流,遥施一礼。
荆轲平静如常,默然回礼。
秋风萧瑟,黄叶翻卷。
荆轲登车西去,再不回头。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