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十五
1.
我有一个经验是,失眠千万别刷朋友圈,因为会被各种讯息给“刺激”到,导致更加睡不觉。
昨晚凌晨刷朋友圈时,刷到朋友和马云爸爸的单独合影,背景是基金会、商界,艺届齐聚一堂的晚宴会。宴会上她穿戴落落大方,内心真心为她感到高兴——
朋友Din,去年夏天认识的一位辣妈级人物。她从小通古筝、还开了独立的音乐会,美国名牌大学GPA4.0满分毕业、成为商学院的荣誉毕业生,拥有这么多灿烂光辉与值得骄傲成绩的一个人,毕业后却在事业的黄金上升期选择了结婚生子,做了全职妈妈。去年夏天我和她聊天,从她的言语中看出自己对未来的高期待和不甘平庸的心,“过去四年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几乎牺牲了所有,如今姐要重出江湖了”
全职妈妈重返职场谈何容易,“重出江湖”,这四个字掷地有声。我一直记得这句话,暗中观察。
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几经创业、摇身一变又成了工作、家庭兼顾的“女超”人,业余时间还开了新的美食公众号(ID:InBlossom锦时),喜欢吃的朋友可以关注。
创业终究属于少数人的游戏,“少数人”不因年龄、性别、阶层而转移,唯有内心喷薄而出的渴望、那份骨子里不甘平庸的心,这些“少数人”注定在这场游戏中获得百味人生,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2.
都说“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和你在一起工作”
我的核心团队,简直是一群“疯狂的女人”。合伙人Helen刚在哈尔滨吃完羊腿,转眼到长沙吃臭豆腐,今天在群里说,周末要去马来西亚旅行了,我正想生气为什么不好好待在一个城市潜心工作,但静下心来思考——她的工作一点都没有耽误,而且都是超额度完成,读书量甚至比我这个窝在家哪里都不去的人还要多,由此我开始反思了。
顿时化身一个小记者,去采访她:如此潇洒的人生,秘诀是什么?
她幽幽地回了一句:“把灵魂摆渡过去,且随心踱步”
3.
我会追本溯源地深挖一个人,正如习惯深挖一本书。
精彩的背后无一不是热诚付出与恐惧平庸的心。和朋友派小欣刚在跨年夜匆忙一见,每次和她见面,她都是两眼放着光芒、神采奕奕地和你说:我在做什么什么新的项目,
后来在一次采访视频中,看到她代表了中国志愿者发言,出行韩国冬奥会,不得不说,真酷啊!
周末的朋友圈更是精彩,各类进修、学习、陪伴家人、恋人出行,坐标地点在全国、全世界,他们身怀着梦想,心怀恐惧但依旧蹭蹭地往前跑,和他们打听近况,一样咬牙坚持着、一样在各自领域绽放着光芒。
你的朋友圈一半在养总裁,一半在养蛙;
我的朋友圈一半在写书,一半在进修。
时间管理得好,抽空也养只蛙,一点都不耽误。
4.
报名了秦小明的思维课程,一小时的课我听到一半就停下来思考了(毕竟要写日更文嘛)
第一节就讲了新经济周期的趋势,里面提到了一个“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思考模式,学会从不同的思维视觉去看待这个世界,我当即就联系到了最近一直抱着啃读的《原则》,作者同样提到类似的观点。
这个月哪怕不看其他书,将《原则》这本书好好啃完,已经非常牛逼了。好书和有趣的人一样,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
受小明同学的影响,金融小白的我也开始关注一些华尔街新闻数据,培养宏观经济思维,保持有一个敏锐的嗅觉,也算是走出舒适圈的一步了。
和牛人朋友在一起时,你会发现人和人之间拉开差距的,关键还是认知和思维和行动力聚焦的方向,思维模型决定了你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决策,而这些决策,会直接间接影响今后人生十几二十年的人生历程。
5.
我加入了猫的特训营,而且以“独立书评人”的身份,跨界跨领域地追求新的身份,抛开过去的视觉,里面有赵冰老师,数字力晓林,赛男老师...
寻找专属于你的“社群”,这个适合的社群是符合你的“基因”的。猫叔说,牛逼的社群是终生成长者的标配。
6.
所以,紧紧地跟随着你“喜欢”的KOL(核心意见领袖)。
可能的话,打入他的社群,这点很重要。举个例子:“我就很喜欢龙十五,我想更多地了解她,每天都看她的文章,还加了她微信好友(微信id:longshiwu96)”
之前说过要整一个读书会出来,但我最近几天一直在理清自己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我看得书的数量是不多的(和身边很多一年看300本书以上的朋友对比),但习惯将每一本书的深度挖掘、与生活的相结合,关于自我的梳理,也是对读者的负责。
7.
不知不觉来上海半年的时间了,发现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城市。
关键是发自内心的自由,人和人之间微妙地链接让我觉得舒坦。
但凡对自己未来有要要求和期待的人,选择一线大城市将会是你的一个好决策。因为,大城市中住着很多有趣的灵魂,待你去用心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