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诗以意为主人,以词为奴婢
六十三、子野春华
【原话】蒋于野莘《初夏》云:“小山如画仿眉青,已润莓苔雨乍晴。满户风来潮未退,卷帘飞入两蜻蜓。”《咏残柳》云:“无物可为长寿客,多情难作后凋身。”陈春华晖见赠云:“花无可恋香难舍,书有何雠校不休?”余谓“校雠”二字,能如此分开用,可称妙手。又,《咏春信》云:“天上若无双鲤至,人间那有万花知?”亦善做“信”字。与蒋生皆少年,诗笔如此,他时何可限量!
[译文]将于野(名莘)《初夏》诗写道:“似女人眉色的青青小山,景致如画;莓苔润泽映目是因为雨过突晴。风挟未退的潮气充斥庭户,卷起挂帘两只蜻蜒翩翩飞入房中。”《咏残柳》诗:“世间没有什么可长存,而多情的东西更易早天。”陈春华(陈晖)赠诗给我说:“花没有什么可令人流连忘返的,只是那香总是使人难舍,而书跟人有什么仇导致被反复校对考证呢?”我认为能将校雠二字分开如此用,可以称得上妙手。陈春华的《咏春信》写道:“天上一定有双鲤传送春天的消息,否则人间花又怎么得知?”也是擅长在信字上做文章。陈与蒋还是少年,可诗笔现在就如此了得,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笔记] 袁枚老先生在这里,记载了于野的诗。
蒋于野莘《初夏》云:“小山如画仿眉青,已润莓苔雨乍晴。满户风来潮未退,卷帘飞入两蜻蜓。”
《咏残柳》云:“无物可为长寿客,多情难作后凋身。”
陈春华晖见赠云:“花无可恋香难舍,书有何雠校不休?”
余谓“校雠”二字,能如此分开用,可称妙手。
又,《咏春信》云:“天上若无双鲤至,人间那有万花知?”
亦善做“信”字。
与蒋生皆少年,诗笔如此,他时何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