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代,只知道跟着学校课程按部就班的上课,对未来很简单,就是考到专八就可以了,也算是对的起自己的专业,相比自己同学,班上过专八的就3个人,我算实力最高分,整个年级也就7个人吧,当时觉得自己可厉害了,现在看来,什么都不是,如果当时能把托福刷到110分以上,比考专八强。也能更快找到学英语的正确姿势——英语真的要用起来。而新托福能很好的还原了真实的国外生活学业场景,老师学校强调专八重要也是国内的大趋势,扩大全国,各个大学老师估计也是这样鼓励大家考专八的。托福高分从侧面证明了自己英语各方面能力比国内平均水平要高了,因为大家都以八级为目标,把应试设置为目标,而通过把托福这种真实应用英语设为目标,应用能力就高出了平均水平很多。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当时我不能找到托福这个路子?有以下几点原因:1,相信大环境,另一句话说,自己没思想,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大家都说专八,我也就专八了。
2,没思想根本是懒,懒得想,按照人家说的做,基本全部人都认为对的事情肯定错不到哪里去。但我没想到的是,我那时认为的大部分人也就是身边的朋友和老师还有家人,全世界就这三种人,都说专八好,除了专八托福雅思什么的又不出国,考了有什么用,带着这种想法6年,包括毕业后两年,现在看挺可笑,傻子一样的实践这么多年。
所以很多时候做事情不能听大部分人怎么说,他们只能参考,而且因为时代,环境不一样,他们对你的专业懂得很少很少,行外人的话顶多也就听听。再次,做事情不要仅仅考虑眼前的公司学校规定的指标,而是要看你专业或岗位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朝能力方向提高。
又来问题了,我怎么知道我这个岗位要什么能力,很简单,这方面最优秀你最羡慕的那个具有的能力就是你得达到的,例如我英语专业的,什么样叫学好英文呢?那肯定是要听说读写像外国人一样啊,做到这样,至少作为学生来说,很难有敌手,甚至你已经超过你老师很多很多了。总结想要获得什么能力,就像这方面最优秀你最羡慕你最渴望成为的那个人学习。也就是标杆,并且不能是一般差不多好的标杆,而是最优秀的标杆学习。
最后总结一下:想要在未来获得想要的能力:1,不要轻易听信他人。2,不要懒,勤于思考,反思怎么才能把事情做好。3,提高能力而非简单完成指标,很多时候能力的提高,指标会超预期的完成。4,找最优秀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