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元宵——感受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我抱着小女去看闹元宵社火活动,有人说挤在那里多累啊!不如看直播。

      我当然知道,大家知道可以看直播,可我觉得挤在人群当中,亲自感受闹元宵的社火活动,与你在线上看直播的体验和感受差别是很多的。就好比“我们去看爱情电影”与“我们自己真正去爱一个人”,你们说有没有区别?

      这当然有区别,前者在你头脑当中留下印记;后者在你的生命当中,你的心里留下印记,这是不能够去比较的。

      所以说大家知道吗,真正的问题在于要培养我们的感受力,尤其是我们孩子的感受力。

      所谓感受力,就是感受外在对象的能力。可以这样理解:看到美好的事物会开心,会精神愉悦,面对不美好的事物会伤心,会悲天悯人,总之就是对事物的感觉很敏锐吧;并能通过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或者借助客观事物想象出更有深度和广度的东西。

      以前,我一直以为“敏感”是不健康的,是心灵不健全的表现,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专利,后来,我听了一个关于“感受力”的讲座,让我豁然开朗。

      原来感受力是人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最重要的一种能力之一。

      有了良好的感受力,我们学习者才会具备思考的能力,感受就是让孩子去经历,在家长引导下,帮助孩子经历求知的过程。

      感受不仅是人生的出发点,还是人生的落脚点。如果没有感受,我们思考什么呢?我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起点正是感受。我们所关注的美感、幸福感、快乐感等最终都是要落到感受上。

      作为家长,我们担任着培养自己的小孩子拥有感受能力的重任,在孩子小学阶段,我们要通过教育把孩子对事物的原始感性升华到有教养的感受上来。

        所以要想培养孩子的感受力,那就多陪孩子去体验去感受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