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寺

    “清凉”一词通常指环境或天气凉爽舒适。 《楚辞·远游》:“风伯为余先驱兮,氛埃辟而清凉。”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如无北向户屋,於清凉处亦得。然要须日未出前清凉时下黍。”唐代司空图 《杨柳枝》:“烦暑若如烟露裛,便同佛手洒清凉。”宋代苏轼 《与范子丰》:“南方夏热,殊非中原之比,入秋稍得清凉。”

      古代诗词常以“清凉”传递超然心境。唐代李商隐《别臻师》:“楞伽顶上清凉地,善眼仙人忆我否。”宋代苏轼《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元代郑廷玉《忍字记》:“忍之一字岂非常,一生忍过却清凉,常将忍字思量到,忍是长生不老方。”白居易《苦热题恒寂师禅室》:“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王维《青龙寺昙璧上人院》:“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虽未直用“清凉”,却以空寂之境暗合清凉之感。

      古代医书亦以“清凉”形容药性,《本草纲目》中记载菊花、薄荷等“性凉解热”,衍生出“清凉解毒”的养生概念。 西汉班固《西都赋》“清凉宣温,神仙长年”说的是未央宫的清凉殿,宫殿凉爽舒适,帝王静心治国。《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暗喻精神世界的清凉纯净,道家追求的“清静无为”。

    “入得清凉境,既生欢喜心”。佛教把断除各种烦恼而获得的安适宁静的境界,称为“清凉”。《瑜伽师地论》:“清凉者,谓一切苦、皆寂灭故,极清凉故。”《大集经》:“有三昧,名清凉,能断离憎爱故。”《阿毗达磨杂集论》:“何故此灭复名清凉?诸利益事所依处故。一切清凉善法所依,故名清凉。”《百喻经·煮黑石蜜浆喻》:“其犹外道,不灭烦恼炽然之火,少作苦行,卧棘刺上,五热炙身,而望清凉寂静之道,终无是处,徒为智者之所怪笑。受苦现在,殃流来劫。”

    《大方广佛华严经》:“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尔时,世尊复告金刚密迹主言,我灭度后,于南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国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文殊师利为梵文音译,亦译曼殊室利,筒称文殊,意译妙吉祥,为大乘菩萨名。菩萨为“菩提萨埵”简称,其意为“觉悟有情”,即“上求菩提智慧,下化有情众生”。文殊师利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辅弼,主智慧,于诸菩萨中智慧第一,密教号吉祥金刚、般若金刚。据《楞严经》、《璎珞经》载,文殊师利菩萨于过去无量阿僧祗劫成佛,号龙种上尊王佛,为过去无量诸佛之师,享有崇高地位。《文殊师利涅槃经》记述,文殊菩萨于释迦牟尼出世时,降生舍卫国婆罗门种姓之家,为助佛祖教化众生而师事释迦,于佛陀寂灭后450年始入涅槃。文殊造像多为菩萨形,天衣天冠,顶有五髻,坐骑为青狮,手持剑与经函或莲花,以表智慧能断烦恼。藏密所奉文殊,则有黄文殊、白文殊、黑文殊之别。

   相传远古时候,五台山气候恶劣,人们无法耕种,生活熬煎。文殊师利率众来山演教说法,拯救众生。一天,东海龙王邀请文殊菩萨到龙宫讲经说法,教化眷属,并许愿说:只要菩萨前去,龙宫所有奇珍异宝,菩萨喜欢什么,就赠送什么。文殊跨上青狮直奔东海。 佛经讲毕,文殊什么也不要,却点名要龙宫旁边的一块石头。此石名歇龙石,清凉异常。凡人只要在石上一躺,百病痊愈。龙王心中虽不愿,但又想石块巨重,无法带走,便答应了。文殊菩萨对石默念几句,用手一指,歇龙石变成指甲大小,装入袖中,带回五台山。自此,五台山变得清凉起来,人们安居乐业。因文殊菩萨曾坐在清凉石上讲经说法,又称其“曼殊床”。清凉石长5米,宽2.6米,厚2米,重达数十万斤,但人们用肩一扛,竟能微微晃动,故认为是诚心所致。清代乾隆皇帝曾多次来拜清凉石并作诗:“清凉山里清凉石,恰似东坡凿井泉。白足僧人冀檀施,鞠躬扛动表诚虔。”

  “ 四百八十寺,过眼成虚,幸岚影江光,犹有天然好图画;三万六千场,回头是梦,问善男信女,可知此地最清凉?”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唐(938年),李璟称帝后礼请文益禅师住持。有人在清凉山上养了一只幼虎,在其脖子上系了一个铃铛。老虎长大后,文益禅师问众弟子:“谁能把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解下来?”无人作声,法灯微笑作答:“系者得解。”成语“解铃还须系铃人”即出于此。文益禅师去世后铍谥“大法眼禅师”,后人便称此宗为“法眼宗”,奉清凉寺为祖庭。

    北京市,河南登封市、商丘市,四川眉山市,广东湛江市,福建福州市等多地均建有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清凉寺。

      陕西西安市长安区凤栖塬畔有佛寺,据说始建于隋开皇年间(581年),曾名真寂寺、崇福寺、化度寺等。金大定二年(1162年),法演禅师主持重建,金世宗赐额“清凉院”。历代数次修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智朗法师住锡清凉寺,制“古清凉寺”青石门额现存寺内。1950年清凉寺内曾出土隋代弥勒玉佛,像高近两米。近年来,当地在此建成西安清凉山森林公园,清凉寺扩建为仿唐式古建筑群,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场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