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请个客也真不容易。招之即来的那种铁哥们儿,越来越少了。拍着脑门儿临时组局儿,已经成为过去式。

如今啊,请个客,挺难。

点菜,是第一难。

双手捧着菜单,本来想尊重一下客人,可得到的回复既客气,又气人。

一个“随便”,瞬间,就有可能把你脑瓜子干得嗡嗡直响。

一时半会儿,你都不一定能让自己平静下来。

是随你的便,还是随我的便?

看似模模糊糊,不吭不哈,实则,这一个“反踢”,立即会让你现出“丈二和尚”的原型。

人家不给你句痛快话儿,你脑子里是不是得飞快的旋转起来,得脑补好多好多东西。

顺便,再摸摸自己的口袋。

“客随主便”,是常理儿,也是规矩。

知根知底儿的老同学,老朋友,自己家里的兄弟姐妹,嘴巴里一旦说出了“随便”这两个字,你就得在脑海里,迅速检索一个对自己来说,非常非常有用的信息。

是不是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你一不小心,怠慢了人家。

不然的话,这个不大不小“官腔儿”,可足够让你反醒一宿的了。

捡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点,这是确定无疑的了。毕竟都是熟头八脑的自己人,没必要再藏着掖着地假客气。

最贴心的举动,当然是永远站在对方的角度,恰到好处地拿捏着下手的轻重。

比如,菜品的性价比;还比如,寻求共同喜好的口味;再比如,临出门时,左三番右五次,反复掂量过好几遍的钱包。

对于请客人来说,最难拿捏的,可能就是需要从“事儿上见”的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或者,正在寻求人家帮助的人。

如今,不知深浅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

人们好像越来越讲究“城府”,越来越注重“深沉”了。

得尊重和理解人家的客套。

上来就拿自己不当外人的外人,往好了说,叫个“实在”。

但是,这种“实在”,有些让人接不住,也是事实。

当然,请客之前,该做的功课,还是需要认真一下️的。

谁都不想故意制造不期而遇的尴尬。

在我身边,就有鲜活而具体的案例,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敢复制那种花钱不讨好的蠢事。

如果,真的没有把一个回族朋友,请进“白肉血肠”馆子的这种冒犯,其它,还都可以原谅。

也可以理解。

你想请的人,人家给不给面子,来不来?这是第二难。

如今,谁都明白,请个客,吃顿饭,并不容易。

这跟你有没有钱,有多大的钱,好像关系并不大。

招之即来的那种铁哥们儿,如今,可是越来越少了。

拍着脑门儿,临时组局儿,已经成为过去式。

想请谁,谁就能到。似乎谁也没有那种绝对的“号召力”。

拐好几个弯儿,才能请到你想请的人。这样的情况,恐怕人人都有经历过。

此前,民间有传:没有用一顿饭,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两顿。

今天,听起来,好像是笑话。

往深处看,这也只能算得上是一句,不想差事儿的差话了。

好几年前,听说,对了,是被疯传得沸沸扬扬的真事儿。

请客的人,还要给被请的人发个红包。

是不是每一位被请来的客人。都会收到红包,不知道。

反正,按“宁落一群,不落一人”的奎成儿,依“粘上毛,就有可能变成猴儿”的人性,“请大客,犯小错”的低级错误,那种聪明绝顶的人,是不会轻易出现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