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来中关村创业街,你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解,也许只停留在电视新闻里、网页的头条消息上。只是感觉手机应用里APP的款式忽然多的让人无从选择,各种在线售卖平台无孔不入,连小区门口的枣糕都要通过020才能订到。
但真的来到了创业街,走过那座并不高大的牌坊,走进一家家咖啡馆,你才真正触摸到中国创业的心脏。
厕所废纸篓,都被贴上“竞争,无处不在”的标签
在这里,“双创”是街上熙熙攘攘的的参观人流,是一个又一个蛊惑人心的门牌“3W”、“车库”、“天使汇”,是三五成群在街头交头接耳、商量投融资事宜的创业者和投资人们。
深入每一个店铺,3W咖啡馆里,等待路演的两位创业者,正唾沫横飞地商定着项目细节。
不知从哪个城市来创业街朝圣的年轻人,拖着行李箱,有点怯生生的让咖啡馆的服务员帮他找位子。
Binggo咖啡馆里,一场新闻发布会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车库咖啡馆人气最旺,一个个独自工作的创业者,已经习惯了参观者们对他们的窥视,有个戴眼镜的年轻男子正给人打电话“我就在这里啊,中国最著名的车库创业咖啡馆里BALALA”,声音很大。
最让人无语的是,车库咖啡的厕所里,为了不让人乱扔废纸,都贴上了“竞争,无处不在,不能输掉的比赛”的标签。
无论去哪个咖啡馆,让人最让人难忘的,莫过于五花八门的小广告了。
第一次看到时,吓了我一跳,密密麻麻的,贴在咖啡馆正中最显眼的柱子上,就像校园里的海报栏,和咖啡馆小资的情调非常不搭。
上面内容都和创业相关——找合伙人,找技术员,找投资。还有的干脆就连自己干什么的都不写,只注明自己正在干一件“惠及全人类的大事儿”,来寻求支持。
还真有不少人关注这些小广告。
有人就直接拿起手机扫码或打电话,大声问对方项目情况,谁也不会笑话谁装逼。
不被投资人理解的家庭妇男
创业这种事,放在生活中,也许会引来“你可真能耐”、“异想天开”之类的嘲讽话。但在这里,即使一个带了六年孩子的家庭妇男,说“我要做一件改变整个中国教育界的大事”,也不会招来异样的眼光。
见到牛先生时,他正独自坐在一家咖啡馆的窗边,似乎在查股票走势。因为当时只有我们两个顾客,他很快就和我掏心窝子说起来。
他说正在做一个大型数据APP,来记录0-18岁孩子的发育过程。这个过程,孩子每一天、每一种能力的起伏变化,都能用数据量化记录下来。主要由老师和家长记录。
“这数据得收集多少年哪?有什么用呢?”我不解地问。
牛先生反问我“你有孩子吗?你还记得你孩子两岁8个月某一天的表现吗?不可能吧。有了这个数据,你家孩子长大了,你就可以给他看看。喏,这是你小时候我为你付出的。”
“那老师肯记这个吗?这个怎么挣钱?”我问。
“一个月一百块钱卖给家长用。老师嘛,每月给他点钱好了。我收集了这么多数据,肯定能有大用场。”牛先生胸有成竹地说。看着我不还不懂,他摇了摇头说“投资人也都说不懂,不过马云当年不是也没人理解嘛”。
我一头雾水地离开了,却被旁边的赵先生叫住了。原来赵先生误以为我是投资人,他正找投资呢。
游荡了四五天空手而归的河南小伙说,你不明白没关系,马云当年也没人明白
赵先生来自河南,小个子,言谈举止非常踏实。他说自己正在做“孵化人才”的项目,是为热火朝天的互联网创业企业孵化人才,技术、运营之类。
“创业企业非常缺人才啊,可是,怎么孵化?”我不太明白。但赵先生不肯透露具体的模式,“你不明白没关系,马云做的事当年很多人也不明白。我这肯定能解决创业企业的人才问题。”
“马云”这个名字第二次从创业者嘴里说出来时,我有点呆了,这是一个已经被神化的标签了?已经成了多少创业者自我安慰的图腾?
赵先生这次已经在创业街上呆了四五天了,马上就要回河南了。
“没找到投资,看起来是空手而归,但是很有收获。大致了解了国内投资人的风格。”赵先生认真地说。当听到我在媒体工作时,赵先生问我和河南《大河报》认不认识,可否引见《大河报》投资他的项目。我很抱歉地告诉他不认识,他也很爽快地说“没事。”
虽然我始终不知道赵先生的创业模式,但他本人让人感觉很踏实、很舒服,希望他的项目能进展顺利。
“半仙儿”用名片给我算命
在车库咖啡,一位白净的年轻男子给了我一个“意外之喜”:他一上来就给我算了一卦,不是用周易六爻,而是用我的名片!
“你的老板应该是个男性,性子较急,年纪不小了,30多吧?原来做销售吧?”他一边端详我的名片,一边自信地“解卦”。
我饶有兴趣地听他说着。他说自己之前做管理咨询,什么项目都接触过,爱分析,从一些细节就能看出本质,人称“半仙儿”。他指着背后“广告墙”上的广告说“通过这些广告我就能分析出是个啥企业。”
然后他看了看车库里办公的创业者们,“在这里办公,这环境……”他摇了摇头。
“半仙儿”说自己曾经创业过,小赚了一笔,这次来车库是来见投资人呢。正说着,一个小伙子从过道里走出来对“半仙儿”说“该你了”。“半仙儿”赶紧过去了。
从创业街离开时,已经华灯初上。
还不到8点,创业街很多咖啡馆里已经空空荡荡,这难免不让人想起注定孤独的创业者身影——这时,别处的咖啡馆应该生意正隆吧——但到了明天,这里又将重现繁荣与繁忙。
创业街实在太短——说是二百米,其实也不过100多米,短跑运动员不到20秒就能跑完,但对在这里盘旋、等待、踌躇、朝圣的创业者而言,该是怎样一段的跋涉旅程?
思达派(Startup-Partner.com)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链接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