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特别容易焦虑的人。许是要求太完美。
比如我给孩子规定的学习任务没完成,我会焦虑。
比如我今天预定的游泳计划,因为别的事情耽误了没去,我会焦虑。
比如我设定的娃9点睡觉,我工作到11点,如果娃10点才睡,导致我的工作完不成,我就会焦虑。
类似的焦虑一堆一堆的。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有了娃以后可以利用的时间太少了,而自己要做的事情又太多。
但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我的焦虑在慢慢的治愈,虽然未来我还是会有很多焦虑,但是现在的我在努力的寻找着治愈焦虑的方法,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顺畅。
我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我长期以来一直焦虑的3个点,终于在经过和娃的沟通中解决了。
1.娃的起床问题,每天从7点开始喊,到7点半都起不来。
2.娃对上幼儿园的排斥
3.娃的体重
故事是这样的:
前天晚上临睡之前,娃说妈妈明天幼儿园可以不可以中午接我?
我:为什么呀?
娃:我就是想中午接。
爸爸:不行。
一场拉锯战以后,娃开始哭,爸爸态度很坚决,就是不行。
爸爸(生气中):爸爸每天也不想去上班,也不想去工作,我可以不去吗?
这中间妈妈一直保持沉默。
在这里有一个原则:
一个人在教育,另一个人一定不要护着,否则家长在孩子面前的尊严就完全没有了,以后就算做错了事情,一个人批评,孩子知道另一个人会护着,就没有办法再教育下去了。所以我选择了沉默。
爸爸甚至给出可以中午接,但是以后永远不许看小度,永远不许看电视,手机。
娃哭着说,可是我每天要学英语,要看英文版的动画片。
爸爸说那也不行。
就这样来回的反复中,(爸爸很生气,娃不停的哭)我忽然想到了倾听这个词。
之前娃无数次要求中午接,为了让娃在幼儿园睡觉,每次我们都是威逼利诱,这次我决定好好的倾听一下娃的心声。
我:萌萌,你在幼儿园不开心吗?可以告诉一下妈妈吗?
娃:妈妈,我每天中午都睡不着觉,但是老师要求必须闭着眼睛,我总翻来覆去的,很难受。
在那一刹那,我眼泪忍不住的掉下来。
我和爹商量,要不我们明天接吧。
“不行”爸爸斩钉截铁。爸爸的理由就是别的小朋友能睡,为什么她不能睡?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
我知道规则这个词,但是我更了解我家孩子。
我家孩子,精力特别旺盛的孩子,中午不睡觉,晚上可以玩到半夜不困。
搞不定爹,我开始用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首先我给娃理顺了一下思路。
我:萌萌你中午睡不着觉,怕老师批评只能闭着眼翻来覆去,很难受是吧?
萌萌:嗯。
我:那如果萌萌在幼儿园睡着了觉,是不是就不会难受了呢?
萌萌:不可能,我睡不着。(这里稍微有点松动)
我:那这样,我们首先要解决你中午不困的问题。妈妈的办法是,我们早上早点起来,我们出去跑步,然后你累了中午就能睡着了。
萌萌:我早上起不来。
我:明天我们试试,明天早上妈妈叫你好不好?
萌萌:如果我还是睡不着觉呢?
我:如果你还是睡不着觉,那么妈妈就让姥姥中午接。
2021年3月17日,按照我们头一天的约定,6点痛苦挣扎中起了床,我们出去走了2公里。
7点回来以后,老二起来了,说妈妈我要出去跑步,我说我们已经跑步结束了,老二开始哭。。。。于是我答应娃明天喊她。
然后洗漱一起出门,终于有史以来的第一天没有各种催促(鸡飞狗跳)准时的出门上幼儿园了。
2021年3月18日,我6点起床,叫娃娃们起床,起床很痛苦,但是最终在娘的各种软硬兼施情况下,娃起来了。
穿插一段爸爸和娃的对话,
爸爸:宝贝,昨天早起了,在幼儿园睡着了么?
萌萌:睡着了,但是我做了个梦,梦到不好的东西了。
爸爸:那就说明你睡着了呀,昨天的早起运动起作用了呀。
萌萌:但是我睡得不好。
甭管如何,先出门运动完了再说。
一起出门,到了楼下,发现没有风,于是我提议,我们打羽毛球吧。
回家拿了球拍,我采取的是双打的模式,我带一个娃,爸爸带一个娃。
玩的很开心。到最后都不想回家。
萌萌:妈妈可以中午接我吗?
妈妈灵机一动(哈哈)此处省略一万字,妈妈的心理就是只要你能瘦下来,能按时去幼儿园,只要我能不焦虑,咋都行。
妈妈:只要我们能坚持早起,坚持运动,妈妈就让姥姥中午接。
爸爸无奈的摇了摇头。
今天早上我们又准时的洗漱上幼儿园了。
故事到此还没结束,我们的运动还在继续。
我和娃的约定:如果哪天不早起,不运动,我们中午就不接了。
还约定了,等把大肚子减掉,就送一个大大的礼物,至于礼物,保留一点神秘感。(其实是我还没想好送啥)
中午睡午觉对娃家娃来讲是痛苦的,早起也是痛苦的,但是我理解早起对她来讲痛苦要低一些,因为早起好歹有个羽毛球在等着她。
我的焦虑目前已经完美解决。
心得:其实我觉得作为一个成年人,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不焦虑是很难的。
关键点在于沟通和解决。
一味的焦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马上动手把焦虑解决了,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