曽奇峰:精神分析基础课之18
1. 客体关系理论学派间的巨大冲突(20世纪30、40年代):
安娜·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自我功能很弱,在给儿童做精神分析治疗时,需要有更多的教育引导的味道。
梅兰妮·克莱因则认为,儿童的自我功能不弱,甚至比成人更强大。对待成人是怎样做咨询的,就怎么给孩子做。
2. 温尼科特独立于两派之外,成立了一个中间学派。他曾做过英国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某一次,学会召开会议,德国的飞机就在伦敦的上空盘旋。他作为主席,站在台上说,"让我们去防空洞里避一避。"但台下两派争执不下,无人理他。两派的冲突之大,竟丝毫不逊于二战的硝烟。
3. 他长达40年的时间,都在英国的一家儿童医院工作。二战期间,他还被政府指派去儿童避难所工作,统计显示他直接帮助了64000对母婴。
4. 温尼科特有一句名言:"这个世界上实际是没有'婴儿'这种东西的。因为婴儿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你如果看见一个婴儿,你就一定会同时看到他的妈妈。"这也说明了母婴关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5. 温尼科特是克莱因的弟子。同时,克莱因的一个孩子也在接受温尼科特的精神分析。
6. 温尼科特写了很多书,但大陆只有其中一本书的译本《小猪猪的故事》。他还利用当时刚刚出现的电视做了许多心理学科普方面的演讲。此外,他还发明了一些看起来不像是专业术语的"专业术语",非常的平民化。
7. 温尼科特有非常独特的里程碑式的视角,他关注的不再仅仅是母亲或是孩子的单个的状态,而是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是怎么样促进或者阻碍了孩子的发展。这种视角也成为后来的自体心理学理论的先驱。
8. 假性自体和真性自体
假性自体:有点像包裹在真性自体外面的一个壳。其来源就是在这个人早年的生活环境中有很多的危险,需要建立一套保护系统,让真性自体不再受到外面的风吹雨打。
真性自体:在非常早年的时候,母亲如果能够非常细腻地感受到孩子的感受,并且能够给孩子提供及时的需要的话,孩子的真性自体就可以成长得很好。反之,孩子就很难形成完整的心理上的自体,他的人格就可能处于一种破碎的状态。
9. 温尼科特的问题:"实际上,母亲在跟孩子的关系中间,除了意识层面能够觉察到的爱之外,潜意识里面一定有很多的对孩子的恨,你能觉察到这个部分吗?"
他写了17条理由来支持这个论点,包括:
(1)婴儿生下来之后,不是母亲所设想的样子。
(2)婴儿不是童年的游戏。每个小女孩都玩过用布娃娃来过家家的游戏,当小女孩成为了女人,又变成了母亲,她所生下的婴儿与她想象的太不一样了,这也会构成她对婴儿的排斥。
(3)婴儿不是父亲的孩子,或者不是兄弟的孩子。所有的小女孩都幻想过跟爸爸结婚或者是跟兄弟结婚,但她成人后所真正拥有的孩子却不是她所想象的与爸爸或者兄弟生出来的那个孩子的模样。
(4)婴儿的出生一点也不具备神话色彩。
(5)婴儿会对妈妈的个人生活产生干扰。
(6)婴儿会咬妈妈的乳头,这可能与自恋受挫,恨自己不能进行自我滋养有关,这种行为会让妈妈觉得很痛。
(7)妈妈生孩子是为了安抚自己的妈妈,因为她需要一个孩子。
(8)婴儿对待妈妈的态度可能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可能也会让妈妈产生不太好的"被使用"的感觉。
(9)妈妈对婴儿做了太多,而婴儿却没有为妈妈做些什么。
(10)婴儿可能会表现出对妈妈的理想化的幻灭,"妈妈也不过如此。"
(11)婴儿可能也不知道妈妈对他所做出的巨大的牺牲,或者婴儿可能会拒绝妈妈的亲近,这可能也会导致妈妈的怨气。
精神分析(17)温尼科特之母婴关系
10. 精神分析挑拨母亲与孩子的关系,这种挑拨是为了能让孩子继续健康的成长。如果一个母亲只能够觉察到对孩子的爱,而不能觉察到对孩子的恨意与抱怨的话,她就可能会把这个孩子吞噬掉,孩子可能会得严重的人格障碍或者精神分裂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一个母亲觉得自己百分之百的爱孩子,她就会在孩子面前为所欲为,孩子也会失去基本的呼吸的空间。
11. 很多妈妈甚至没有问过孩子,"妈妈应该怎么做才是好妈妈?"
一个母亲这样去问自己21岁的女儿,女儿答道:"你少管我一点,你就是一个更好的妈妈了。"(话外音:你如果带着一点点对我的排斥和恨意的话,那么我们之间的距离就更远了,而我就更有可能做我自己。)
12.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间,如果对孩子有一点恨意,又能够表达出来的话,那就相当于对孩子的成长给了"温柔的一推"(A gentle push),这一推就可以制造真正的健康的人格。
这就像是绘画一样,如果让画填满整张纸,就会给人一种紧张局促的感觉。一个好的画家,与其说是知道在一张纸的上面什么地方该画什么,倒不如说他知道在什么地方什么都不画,就是留白。同理,一个好妈妈也知道应该不对孩子说什么和做什么。
13. 一个男孩一接触到白纸,就有全身发抖的感觉,像触了电一样。起因是,男孩在少年宫参加绘画班,那天老师安排的作业是画苹果,而这个孩子想画猴子,但老师坚决反对,并且把孩子训了一顿。孩子当晚回去,碰到白纸的时候,就出现了全身触电般的紧张的症状。
男孩的潜意识还不是很深,原因很容易就找到了,咨询师对男孩说:“从今天开始,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谁都不会再干涉你,你说好不好?”男孩说:“那我天天画猴子!”过了一会儿,咨询师把白纸递给他,他没有出现任何紧张的症状。
两个月之后,男孩症状复发,找不到直接的原因。咨询师说:“叔叔教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把身上的电放到地底下去,这是一门功夫,别人我是不会教的。 ” 男孩很高兴,答应了。咨询师就递给他一张白纸,说:“当你碰到这张白纸,身上出现触电的感觉之后,你就暗自发功,把脚趾往后一抓,心里默默地说一个字,‘走!’那个电的感觉就会传到地底下去。 ”男孩照做,果然电消失了。
咨询师的自恋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让男孩与母亲拿着收费单出门。过了一会儿,咨询师遇到助理,助理跟他说: “那个妈妈真的很有问题啊。 ”咨询师心底一惊,忙问怎么了。原来这个妈妈出了咨询室之后,一直都不不相信儿子的病这么快就治好了,又拿了一张白纸,塞在他儿子的手里说: “ 你再试试!我就不相信这么快就没事了。 ”
咨询师意识到,他不应该急于解决孩子的问题,而应当首先调整这个妈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否则,孩子的问题看似解决了,实则掩盖了妈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上的问题。
14. 一个妈妈带着19岁的儿子去看病,她说: “我的孩子有三个毛病,第一注意力不集中,第二丢三落四,第三情绪不稳定。 ”医生与孩子做了访谈之后,发现孩子是一般的青春期的问题,就说: “的确是有一些情绪方面的问题,我们做一做系统的心理治疗吧。 ”做了三五次之后,这个孩子就有两三个月没来。
后来,妈妈又带着孩子出现了。原来,妈妈觉得孩子的好转速度太慢,就带他去看了一个脑精神科医生。那位医生给孩子开了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和氯氮平,这两种药物都是用来对抗幻觉妄想的,并不符合孩子的症状。心理医生不好说些什么,用药是别的医生的事,于是又继续做系统的心理治疗。
三五次之后,孩子又有半年的时间没来。再次出现时,是一家三口一起来的。孩子走在最前面,头上缠着绷带,妈妈在中间跟着,后面是一看就显得非常弱小、甚至有些萎缩的小老头,那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大大咧咧地在沙发上坐下,对治疗师说: “我最近采取了一个彻底的方法,带我们的儿子去南方做了一个脑部的手术,把连结左右脑半球之间的两亿根神经部分地切断了。 ” 孩子看上去的确是安静多了,但是治疗师听了之后,心如刀绞。
这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需要节衣缩食很久,才能凑齐5万块钱的手术费。妈妈在意识层面,只能觉察到自己对孩子的无穷无尽的爱意,但是她不知道,她实际上在用非常骇人听闻的方式,去迫害她的孩子。
15. 父母在意识与潜意识层面对孩子存在一些矛盾的想法,但作为专业治疗师来说,不要直接指出,“原来你们是恨孩子的。 ”这样说会让他们更加内疚,为了弥补内疚,他们会对孩子更加控制或者是做出伤害。一个更加专业的说法是,“我知道你们非常地爱孩子,你们爱孩子胜过了爱自己。但是,你们跟孩子打交道的方式,也许会导致一个你们所不希望看到的后果,我们可以一起来讨论一下,你们在潜意识层面与意识层面对孩子的期望分别是什么。 ”
入选主题
精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