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游玩,云南之行路线,从深圳北出发至昆明,再到丽江,来到大理,再打道回府。
昆明,鲜花饼的特产
来到昆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了家米线店填饱肚子,毕竟高铁8小时,对肚子跟屁股都是不友好的,乐乐哥哥还是首选他的土鸡米线,我试了一碗招牌菜式,感觉味道跟深圳的差不多。弟弟还是需要妈妈喂上几口才愿意。
入住完酒店后,我们就来到了昆明老街,人不是很多,可能是我们来的相对早着,石子路平坦且光滑,一看就是属于无次数摩擦出来的路面,街道两面分散了商铺,陈列了鲜花饼,扎染等商品。那满是鲜花饼的世界,缤纷多彩,目不暇接。
在南屏步行街那里,看到很多人在排队一家鲜花饼店,本着凑热闹的心态去试了试,有点偏贵,但是味道不错,挺脆挺香的,有点后悔没有加微信。
一路来到了金马碧鸡坊,还跟静聊了下为啥要叫这个名字呢?雕梁画栋精美绝伦,东坊临金马山而名为金马坊,西坊靠碧鸡山而名为碧鸡坊,是昆明的象征。
丽江, 纳西族的神山
第二天早上就赶上去往丽江的高铁,俩娃也是很听话,一说要起床了,就利索的洗刷完毕,穿好衣服。
来到丽江古城,路上随处可见的爆棚多肉,都会忍不住的去摸一摸感受下,拍一拍照片,那种感觉就像南方小土豆第一次看到雪一样。对于喜欢多肉的我们,简直就是一种诱惑。
进入一家饭店吃饭,见识了什么是水性杨花,那是一种蔬菜,喝了杂菌汤,很甜的味道,哥哥一直问,这些菌能吃吗,会不会不舒服呀,这养生意识杠杠的。老板是50岁出头的台湾人,来大陆30几年了,说是以前搞艺术的,因为陈水扁政治原因,来到了丽江定居至今。
丽江古城商业化比较严重,商铺大部分都是旅拍跟普洱古茶叶。这让我想起了,坐车时,有位司机说:“古城里那么多古茶,云南哪有那么多古茶树”。想想也蛮有道理的。我们来到了束河古镇,人流比丽江古城少了,也比较清净,中间还遇到了广场舞大妈,不过跳的是她们的自己民族舞,歌也不再是凤凰传奇那些流行歌曲。
丽江的第二站必须是玉龙雪山,当我们到了蓝月谷检票处,地处2800m海拔,静已经有明显的高原反应,两娃还是活泼乱跳,你追我赶,丝毫不影响,还好我们带了两瓶氧气罐,时不时吸一下,很是稀奇。
蓝月谷的景象跟贵州的山水很像,天空很干净,树木很翠绿,湖水很碧蓝。因为玉龙雪山的缘由,树木常年绿荫,雪山融化入谷,湖水常年深蓝而不结冰。我还问本地人(纳西族),你们会徒步上去吗,每个人无一例外都说绝不能爬雪山,里面有很多神秘故事。远观雪山,总是心生敬畏。
坐着索道来到了云衫坪,海拔更高了,来到了3200m的高度,我也开始有了一些高反症状,头痛跟胸闷,静带着弟弟坐在树荫处,我带着哥哥去走了一圈。云衫坪,顾名思义就是一片片的云衫树,树下发现有很多叠高的小石头,我专门问了下AI,说是与藏传佛教文化中的玛尼堆习俗相关,用于祈福、积累功德的信仰载体。
地面的田野是嫩黄绿色,中间是祖母翠绿的浓郁树木,往上是略显褐色的雪山,那不就是绿野仙踪的画面吗?一副生机盎然、宛若仙境的景象,真是人间难得几回见呀。田野中的牛跟羊,悠然的吃着草,哥哥又怕又好奇的一直追着它,要跟它们合影。
大理,最美的洱海
我们赶了一辆绿皮火车,小孩们也算是感受了下绿皮车的气氛,还好时间不长,价格也实惠。
大理古城里的商店基本都是吃的巨多,白族人的美食,比如烤乳扇、包浆豆腐以及漾濞卷粉等,都试了一下,感觉并不是很符合口味。夜幕下的苍山烧烤烟雾缭绕,五华楼下的历史都快被烟火气给淹没了。
本想找下金庸先生笔下的江湖,风花雪月的日子,却也只剩下青石板路跟白墙黛瓦了。路边的咖啡店,酒吧,茶店比比皆是,满目琳琅。倒是民宿里的盛开三角梅,名叫咖啡的小猫咪带来一丝丝的惬意之感。弟弟喜欢给咖啡投石头,咖啡也很配合的去追石头,开心的很。
一直以为洱海是大海,这常识实在匮乏,它是云南省最大的湖泊,白族人俗称洱海,就一直流传至今。最美的洱海真是名不虚传呀,稻田跟鲜花下的海西线,门口下可舀水的海东线。我想每天都绕着环海线骑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儿。
我们租着电动车,一人载一娃,骑行在洱海边,心境格外空灵,经过了最美S湾,路过水中枯树,欣赏黄色的花海,看看旅客摆拍的天空之境。山脚下是村落,村落旁是洱海,而我们在路的中间,看那蓝色的梦境,我们也算是见识过“最美的洱海”。
云南5日,像是生活里打翻的调色盘。昆明老街的灯光先给旅程上了底色;丽江古城的灯笼一热,玉龙雪山就亮了;大理古城的瓦猫守着白墙,洱海骑行把云骑进水里。那几天雨说来就来,太阳也跟着,那里的一年四季应该也是如此。云南教会我:慢下来,世界就会向你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