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到郑州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一项培训。培训地址在远离市区的南大学城。
出了高铁,在地铁上刚好赶上郑州的下班晚高峰,地铁相当挤。在地铁上晃荡了半个小时后到达了2号线的终点站,需要下车换乘另一趟城郊线。换乘后再坐两站,还有两公里的路程才到报到地点。我选择了小红摩的。
在人群中拥挤的时候,我想起了北京的那群大学兄弟们。那是在12年,他们都一起租住在沙河——北五环与北六环之间的一个地方。需要坐8号线到西二旗换乘昌平线,然后出地铁站坐电摩,或者费点鞋走小半个小时锻炼之下身体。
城市太大,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却不得不向更远的城郊搬家,因为市区真的住不起。
郑州现在也是这样,许多人带着折叠自行车上地铁,出站就蹬着回到几公里外的城中村。
几年前我在郑州上班时,也住在城边村里。记得当时公司体检,需要每个人都填写住址,于是表格上出现了祥营、北里、瓦屋里等等村名——公司80%的年轻人都是这几个村庄的“村民”。
转眼多年过去,城中村变成了繁华的市区,曾经偏远的十里铺、十八里河却又成了城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