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在党中央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布局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吉林乃至整个东北发展指明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与社会环境,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成为推动发展、取信于民的关键之举。

  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直接侵害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从民生保障领域的“微腐败”,如低保评定中的优亲厚友、截留挪用;到教育医疗行业的不良风气,像违规招生、收受红包、过度医疗等,桩桩件件,看似“小恶”,实则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破坏党群干群关系,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进程。   

  整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只有确保每一项惠民政策不打折扣,每一笔发展资金用在刀刃上,才能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民心、汇聚民力。这不仅关乎个体权益,更关乎社会稳定与和谐,是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基石。

  要持续发力,必须完善监督体系。一方面,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加强部门间协同联动,形成监督合力。例如,在民生资金发放审核中,民政、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合审查,确保资金流向合规。另一方面,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便捷的举报平台,让群众成为监督“前哨”,使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无处遁形。

  加大惩处力度,保持高压态势也十分关键。对查实的违规违纪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通过典型案例曝光,发挥警示震慑作用,让心存侥幸者望而却步。同时,做好以案促改,针对问题完善制度漏洞,从源头上防范不正之风和腐败滋生。

  此外,加强思想教育,筑牢廉洁防线必不可少。通过廉政文化建设、警示教育活动,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让为民服务、廉洁奉公成为行动自觉。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顺应民心之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我们要以零容忍态度,坚定不移推进这项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