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速如蜗牛漫步,群读总掉队,但就在已读的有限的页数里,《骆驼祥子》给我的第一深切感觉就是画面感强,如身临其境。细思后,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它细致的细节描写。
众所周知: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小环节。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起到了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等作用。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我分类各列举一句书中已读的细节描写:
一、人物描写
1、外貌
“看样子已有五十多岁,穿着件短不够短,长不够长,莲蓬篓式的棉袄,襟上肘上已都露了棉花。脸似乎有许多日子没洗过,看不出肉色,只有两个耳朵冻得通红,红的像要落下来的果子。惨白的头发在一顶破小帽下杂乱地髭髭着;眉上,短须上,都挂着些冰珠”
这段话从年龄、穿着、脸、耳朵、头发、眉毛、胡须多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了老马的生活贫穷和身体虚弱。
2、动作
“祥子立起来,脑筋跳起多高,攥上拳头”
这段话用了"立""跳""攥"三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祥子被孙侦探敲诈时的愤怒。
3、神态
“孙侦探的嘴角上带笑,而眼角棱棱着”
孙侦探的神态,逼真地表现出了他对祥子的话的不屑和狡诈。
4、语言
“老程,你看看!这是我的铺盖,这是我的衣裳,这是曹先生给的五块钱;没有别的了?”
祥子的话,表现了他对自身清白、伦理道德的重视,这也和后面祥子的变化作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更好地揭示了主题。
5、心理
“不,不能当贼,不能!……不能去!穷死,不偷!”
这段心理描写,表现出了祥子虽然陷入穷困,但依然不做坏事,表现出了他的美好品质,也会下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二、环境描写
“朝阳的一点光,借着雪,已照明了全城。蓝的天,白的雪,天上有光,雪上有光,蓝白之间闪起一片金花,使人痛快的睁不开眼”
这段环境描写,烘托出了祥子有了希望时的舒畅、痛快的心情,也和他下面的失望形成反差。
三、场面描写
“有的把头靠在墙上,借着屋中的暖和气儿,闭上眼打盹。有的拿着碗白干酒,让让大家,而后慢慢地喝,喝完一口,上面咂着嘴,下面很响地放凉气。有的攥着卷儿大饼,一口咬下半截,把脖子撑得又粗又红。有的绷着脸,普遍地向大家抱怨,他怎么由一清早到如今,还没停过脚,身上已经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不知有多少回!”
这段对车夫们闲暇时在茶馆的场面描写,生动的展现了车夫们苦涩清贫的生活,也预示了祥子的悲剧。
总之,书中的细节描写,总把形象的画面和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以一孕万,即小见大;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描写水平呢?我想,不外乎:多看多听多读汲营养;常思常写常改练技能。望我能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