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即天堂——读《天堂的证据》有感

文\芭茅秆(胡志军)

一.既然你说有天堂,那我相信你

关于濒死体验的书和文章,太多了。而《天堂的证据》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作者埃本·亚历山大是一位秉承严谨科学精神的神经外科医生。一次严重的脑膜炎疾病后,埃本声称在自己昏迷的7天内,经历了一次天堂之旅。那里有爱、有宽容、有天使……同样,那里也有邪恶。

当然,我不会因为作者的身份而去相信天堂的存在。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看待科学。以我的理解,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事物的归因过程,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或者工具。科学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真理。当然,也包括科学本身。因为它的工具属性的局限,我们无法通过科学去认识一切。

埃本所经历的天堂,你我谁也没有经历过。通过现今的科学理论,谁也无法解释。“尽信书不如无书”,质疑与思考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是,对任何事情都抱着质疑的态度,那就是和全世界抬杠了。因此,我宁愿相信埃本所经历的天堂是真实的,就像他在书中多次提到的一样。尽管我也认为有可能埃本穷其一生信仰科学,到头来却发现它对解释宇宙的无穷奥秘是如此的无力,以至于经历过一次濒死体验后,开始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这个世界。就像很多颇有建树的科学家,在晚年转头投入宗教的怀抱。

二.能否看见天堂,取决于你自己

埃本认为,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并不是终极家园。意识也不是也不是大脑的附属,它是独立存在的。我们的肉体死亡后,意识会进入天堂,在那里,没有线性的时间维度。在那里,也没有世界和“我”的界限。那里才是永恒。

既然这样,那我们是否就不该珍惜当前呢?埃本说:当然不是。我们在地球是在修炼灵性。天堂存在几个层级,最底的一层是被黑暗包裹的世界。而进入天堂后,会在不同的层级来回。只要想到美好的事物,便自然进入到更高一层。这美好的事物,就是爱、慈悲、宽容。而在地球上的修炼,大致也就是爱、慈悲和宽容吧。

埃本的出身是不幸的,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遗弃。这是他生命中的一个“缺失”。埃本又是幸运的,他多次寻找的亲生父母及家人,也终得音讯。他有幸福的家庭、爱人、孩子,在他昏迷的那段日子,他们一刻不离地守在病床前。

因为某些原因,埃本的生母刚开始不便与之相认。埃本在给他妹妹信中,表达自己对了解自己生身家庭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曾经抛弃他的父母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行文中丝毫没有抱怨。

这些,大概就是埃本所讲的灵性修炼吧。

当我们足够珍惜这个不是很完美的地球世界,当我们用爱、慈悲、宽容来修炼灵性。我们便会看见天堂……

三.人心即天堂

埃本在天堂之旅中,最核心的感受同时也是天使传达给他信息是:你被爱拥抱;你没有恐惧;你不怕犯错。

这何尝不是人心美好的一面呢?

天堂的主旋律是美好,是爱,但是邪恶与之并存。

这何尝又不是人心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沧桑流年,斑斓人生,掬一缕春光,挽一米暖阳,添一丝回忆,任书香墨韵旖旎成四季里最美的风景! 人在天涯...
    杨小娜阅读 437评论 0 0
  • 第一章我开始为爸妈照顾弟弟的生活 爸妈因工作忙把弟弟让我照顾 在2006年我14岁了,我...
    宇宙英雄阅读 65,164评论 1 13
  • 以色列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国家。由于不同宗教信仰的交织,使得即使是在相对和平的21世纪,这里也时常发生暴力冲突。...
    帕克儿阅读 1,188评论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