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哥“穆老哥”

   据说俺老哥在省内摄影圈名气越来越大了,又据说俺老哥斩获过若干国内省内金奖、大奖,还据说俺老哥频频受邀到一些“高大尚”的场所去开摄影讲座……实在话,许多“据说”于我都似乎充耳未闻!

  何也?我知道的是,仅仅七、八年前,他在一家国企党委书记任上退休后才搗腾起镜头、三角架来的,而我周边不乏痴迷十数年、数十年的“好摄之徒”,却鲜见能弄出大动静来的“家”!

   我在想,老哥充其量能忝列“发烧友”吧?

  直到……直到今年春天,俺因受邀主持“中国人口文化奖”(涉及文学、美术、摄影三类)贵州参赛作品的评选,在考虑摄影作品评委人选中与暾哥(李暾,大家也)商议时,暾哥冒了一句:你哥就是现成的。我一怔,他有资格?暾哥是提醒“肥水不流外田”吧?

 不过,举贤不避亲。俺跟着电了俺哥,大概说了有这么件事,委婉要他将他的名头和奖项发来让主办单位了解一下。

  没料到,晚上接了qq邮件,打开一看,竟傻眼了:中国摄协会员、中国艺摄会员、贵州摄协会员……他果真砸过来一大堆名头。仅看名头似还可以,但俺仍不放心,索性又随手“百度”了一回,依然傻眼:仅网上载明的俺这老哥捧来的全国性和全省性奖项竟林林总总凡数十个,以至作为兄弟的俺都要生出些“羡慕忌妒恨”了!

   俺在琢磨俺哥的成功。

  这应该与他青年时代即深陷绘画不无关联,构图、色彩、光影……的训练和功底大派用场!似乎还应该涉及眼光,涉及思想,涉及人生历练……甚至涉及天赋!

 摄影或者说是艺术之能成“家”,大抵不止靠勤奋和汗水的。

  家人的微信群今儿发了俺哥的这组人物专题(以前还零星见过他的风光系列、西藏专题、俄罗斯纪事……),心跟一亮,信手堆了些文字并转荐朋友圈,与各位分享。

 对了,“穆老哥”即俺哥(第一张图),排行老四,俺老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看到别人都说简书不错,来逛逛,体验体验 看起来还不错
    kingba阅读 1,020评论 1 1
  • “china”是汉语“昌南”,即“瓷器”,为“中国”的代名词。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醉心于陶瓷之美。但是你是否知道要制...
    丑小虫阅读 4,511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