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静安寺

静安寺是上海最为著名的真言宗古刹之一,相传始建于三国孙吴赤乌年间,初名沪渎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从吴淞江畔迁入境内芦浦沸井浜边(今南京西路1686号),至今已近800多年,早于上海建城。

静安寺形成前寺后塔的格局,由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三座主要建筑构成,雄伟壮观。寺内还藏有八大山人名画、文征明真迹《琵琶行》行草长卷。

静安寺久经风雨,也不知建了多少次,毁了多少次。比如,太平天国军东进时,静安寺一带战火连天,巍峨的殿宇被大炮轰成一堆颓垣残壁,仅存大佛殿。“文革”时,静安古寺遭受严重冲击,住持持松法师遭到迫害,所有佛像、法器悉被捣毁,法器文物等被劫掠一空,僧众被逐,被迫还俗,庙亦不庙,整座寺宇被改为织染厂。1972年,大雄宝殿失火焚毁,古刹废圮。

建国以后,静安寺经过多次整修,特别是近几年来,上海市人民政府拨巨款,对寺庙按历史原貌进行整体改建、重建工程,大雄宝殿,三层楼僧寮与上客堂,文物楼、寺务处办公室等建筑先后落成。

寺院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楼、念佛堂等。

山门

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楼、念佛堂。巍峨壮观、金碧辉煌。

大雄宝殿殿前广场正中竖立的福慧宝鼎,是一座古印度阿育王式梵幢,系白铜铸造,重15.5吨、高10.23米,矗立在重36吨、以整块万年青石雕刻而成的宝鼎基座上。宝鼎侧面铸有慧明大和尚亲自撰写的、详细记载这座古寺历史传承的铭文。

静安寺后侧的静安宝塔,为7层平面方形,塔刹为金刚宝座塔样式,青铜浇铸,表面贴金,与庙前的钟、鼓楼遥相呼应。但塔的周围实在是太局促了,想给塔照个全身照都费劲。

静安寺供奉的佛像。神圣、庄严、肃穆、至高无上。

膜拜的信徒。

问拜的是何路神仙?他们并不清楚,只是说,是神仙就拜,阿弥陀佛。

令人担心的是:这些游客到处走,“见佛就拜”的习惯,某位神仙会不会因为你拜了别路神仙而产生嫉妒心理,从而对你的喜怒哀乐不闻不问,顺其自然呢?你不是白拜了吗?

上海人很少有来静安寺游玩或拜佛的,因为他们知道静安寺供奉的是真言宗,与自己信的佛教无关,不会浪费那几支香和感情。

上海的静安区以静安寺命名,足见静安寺在上海人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古庙也是在喧嚣的闹市中难得的一块清修之地。

我去过几次静安寺,门票有时收有时不收。


(部分文字资料来源于网上,如有侵权请告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