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我们应该对这些场景不陌生吧。
1~室友说:学生会点完名了,咱们逃课吃饭吧! 早上起得太晚了,没有吃早餐,好饿好饿哦~
2~室友说:头条,你们看没、看没?林丹出轨啦?那个陈思成是个渣男……
3~室友说:周末了,终于要周末了。我明天可要睡懒觉,明天你们都不早起吧!
4~室友说:大学用什么图书卡呀?我从来不进图书馆,我的图书卡都不知道哪去了。
我猜想每个宿舍都应该有这些桥段吧。
对于以上情况我可以将室友分三类。A类人家本身就喜欢待在舒适区、不爱听课、不爱早起、喜欢头条儿、无节制的爱综艺节目。B类从众心理,怕不合群、目标模糊但可能内心还是有美好的愿景;自控力不强、没有主见。C类可能也是没有足够清晰的目标,但是他们自律能力特别强、对于轻重拎得清。注重当下应该做的事儿。
迎合是平庸的开始,我不怕另类。
对于第一种情况。当室友叫你逃课吃饭,如果你害怕得罪他们,不遵从自己的内心。想这样就可以和他们处得更好了。那你这种想法就太愚蠢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成长阅历都不尽相同。因此每个人对待事物的看法都有差异。那么在生活中出现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不会因为逃课陪彼此吃饭,你们的友谊就更加深。 不要别人怎样,自己也怎样,不要自以为这样的话和他们都一样。反正都没听课,我不听也没关系。心里默默的想我和他们都一样呀!如果你的真实想法就是想在大学里,舒舒服服、安逸快乐,那么你就那么做。如果你有远大的目标、美好的理想,那么一定要为自己而活。哪怕室友都走了,你也要留下来认真的听课。认真的积累沉淀自己的专业知识。
对于第二种情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资讯成爆炸式增长,充斥在我们的身旁。而我们的猎奇心理也越发膨胀。当人的猎奇心理被碎片化信息,满足之后。他们就很少有兴趣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系统的获取知识。这也是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每天微信,微博刷不停。可能是周围大环境使然;也许这些人本身就没有太大的理想。如果不幸,说的就是你。我由衷的希望,你可以多一点忧虑,多一点对未来的恐惧。那么你就可能多投入些时间学习那些让你生存的技能、知识。我本人对头条就不怎么感兴趣。只是倾听身边的人诉说。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必要为了交谈时插话而过度的关注娱乐新闻。(当然有时偶尔浏览一下也没什么关系*^_^*)
对于第三种情况。可能很多大学生都说都上大学了,别把自己整的比高中还累。青春就是用来放肆挥霍的。别一天天睡那么早,起那么早。过的跟老年生活一样儿,跟过去的老干部似得。很显然很多大学生都嘲笑那些勤勤恳恳的学生。一是为了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二是嫉妒心理,怕你学的太好了而和他们不一样儿。这时问题来了,你是为了迎合室友和他们做同样的事,还是毅然决然选择兼职锻炼自己、图书馆充实自己。如果你可能就是那种爱睡懒觉的人。那也希望在你一觉醒来精力充沛时能选择一段时间来为自己充电。不要怕和别人做不一样的事情。每个人生下来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我们不能为了从众,麻痹自己。
对于第四种情况。其实大家在同一屋檐下,我们也有不一样的认知,不一样的思想。认知是个体对外界事物认识、判断、评价的能力。认知水平的高低与实践经验、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信息储备等因素有关,是影响人们思想形成的主观因素之一。读的书越多,可能你的认知能力就越高。但在这时候你应该不贬低他人的想法。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获取知识的渠道。不一定要看书。但是如果刚好你特别喜欢看书。那你就不能让他人的想法来左右自己的行为。行为的正确性并不是来自于他人的评价,而是来自于大量的信息分析、资料论证。不要害怕被别人嘲笑,不要因为这些事,害怕和她们产生隔阂。真正的朋友是非常支持对方的爱好的。真正的朋友即使你们爱好不一样,他们同样以宽容的心态、赞赏的态度去鼓励你为自己的爱好付出实践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