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六七年中国新出生人口几乎减半,从 1800 多万到 900 多万。本书要将我们该如何来面对。
生育率的现状? 00 年之后,大城市有很多了单独或者双独家庭,生育成本以及机会成本,上海北京的生孩子直接财务成本达到上百万,还不算时间成本,中国的生育率几乎是世界上最低的,生育率 1.07,平均一个妇女生 1.07个孩子,发达国家大部分是 1.6 个生育率,韩国在解决教育内卷,印度是 2.多。
为什么这么低?主要是教育问题以及房价问题,还有就是政策角度,生育补贴政策没有落地。至少需要每个月补贴 2000 才行,远远不够。教育属于是剧场效应(都站起来了),内卷,这个使得教育年限和金钱增加,建议是在缩短学制,可行性。AI 等工具的出现使得我们应该学习的知识其实是可以精简的。
人口下降,年轻人群在减小,中国经济短期来说比较看好,但是20 年之后估计会有问题,现在出生的孩子们长大后经济活力和创新力下降会很快,比如日本,目前的好公司仍然是之前的公司,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一半,对国力和创新能力有很大影响,有些行业会受益,例如旅游,健康,受影响行业:教育,幼儿园开始关,往后小学也会开始,房地产投资回报率也会下降,所以长期行业会有很大影响,主要是在 20 年后的影响。
中国人口创新战略是什么?首先认识到这是最大的问题,那我们的可以采取的政策是 1是鼓励年轻人生孩子,补贴生育,积极的财政政策,社保等,幼儿园过剩但是托儿所完全不够。2 是房价和城市化策略,房价过高,一线城市房价比肩全球东京,伦敦,纽约的地方,然而我们的。大城市有更多的集聚效应,idea 会更多,文化艺术创新也很重要,文化创意产业也很重要,如果大城市控制人口就会造成内卷。3 是教育如何减负,要设置时间限制,减少考试等。4 是对外开放政策,通过移民解决问题,我们也不是传统的移民国家,减少外流是值得做的,短期人员交流也是对创新力的补充。入境旅游还有很大的潜力。5 也是如何平衡加班和生活等,职业环境对员工的友好程度。有些公司已经在施行在家办公,效率没有发生改变。收入到百万的时候才能达到旅游自由。旅游业占比会更大,文化娱乐的占比会更大。
但是我听下来,属于是仍然不想生,甚至想去投资印度市场,收益回报率应该会很不错。同时一些可以从事的职业建议:保姆,装修工人,旅游,文化创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