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欠条”妈妈,学习成惩罚能激发学习兴趣?

最近,一幅欠条的图片在网上传疯。

江苏一个10岁男孩玩手机网游时,花掉6000元。他妈妈就让孩子写下欠条,要求孩子在两年内通过做家务和学习来还清。


他妈妈说,不是真想要让孩子还钱,只是觉得需要让孩子吸取教训,把兴趣重新转移到学习上来,同时参加劳动获得报酬,也能让孩子的业余生活更丰富。

当学习成为一种惩罚时,真能激发学习兴趣吗?

01

有一个亲戚很具有书法天赋,尤其毛笔字写得特好,上初中时就具有获奖的水平了。可是,每当老师让他参加书法比赛时,他就是不答应,还表露一种深仇大恨情绪。老师、同学都百思不得其解。

原来,小时候,他对写毛笔字非常感兴趣,妈妈也发觉他的书法天赋,欣喜之余想尽办法栽培。后来,居然想出一种独特方法,凡是他犯错,都被罚练毛笔字。

他妈妈的想法很简单,让他受到惩罚,又能多练习书法,而且是做他喜欢做得事,一定会如虎添翼之功效。

可是,事与愿违,这亲戚受到这样的惩罚多了,他把写字当成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乐趣,日久了,就对写字产生厌恶,甚至是憎恨。

父母要明白,兴趣当受到掌声鼓励时越学越有干劲,当成为一种惩罚时产生一种厌恶和恐惧。鼓励是兴趣的动力,惩罚是兴趣的阻力。

02

现在很多家庭教育的书籍,都把支付家务劳动报酬作为鼓励孩子参与劳动,丰富业余生活一种方法,据说是向西方民主发达国家学习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似乎也符合我国的传统教育原则,符合中西教育逻辑,很完美的做法。

可是,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分子,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孩子应当承担的责任,这才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有个朋友,她有两个儿子。从小她就跟儿子说,我们是一家人,生活在一个屋子,创造整洁温馨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她的儿子根据年龄,慢慢学会倒垃圾、扫地、洗碗等等。一放学,朋友在厨房煮饭,两个儿子一个晾衣服,一个摆碗桌,有时还跑到厨房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饭后,两个轮流收拾碗筷、擦桌子,朋友负责洗碗。一切做得很自然,不用奖励,不用讨价还价。上初中后,儿子力气大,家里扛煤气、大米这些体力活都是儿子抢着干。他们都觉得能为妈妈分担重活,特有男子汉气概。

分担家务是爱护父母,感恩父母的付出,所做的一切发自内心愿意,而不是带有功利性很强的奖励。

03

当然,孩子做错事是要受到惩罚,不能放之任之,但要慎重选择惩罚的方式。如果把学习当做惩罚一种手段,学习无疑就成了孙悟空的紧箍咒,孩子能不反感、不恐惧吗?那位江苏妈妈真的该反思一下,同时也是所有父母值得探讨问题。

2017.05.26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特意摘录下来。 第一部分第1节:序言 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 序言 与养育女孩相比,养育...
    吼少说阅读 13,595评论 1 70
  • 亲子日记第1天 4月24日,星期一,小雨 今天开始写亲子日记,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希望自己可以坚持下去,每天至少一...
    月儿贝贝阅读 12,428评论 2 22
  • 感触很多,所以摘抄的很全,基本自己喜欢的句子,都不落的摘抄下来,后面配上直接心声,这是要以后常常翻看的,因为我忘性...
    西岭雪2025阅读 12,657评论 0 12
  • 晚上因为送不送芙芙回国的事情僵持不下,但是让我充满斗志,一定要抓紧时间学习,找到工作,跟芙芙一起开开心心的。 以前...
    dolco阅读 1,261评论 0 0
  • 红颜总老去,蹉跎是少年。 如何不思量,临窗看小天。 (丙申年己亥月庚子日于帝都作)
    陆格淡阅读 2,656评论 5 18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