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多任务处理只是一个幻想

现在我们很多人都在拼命思考,我如何才能做更多的事情,把它们同时进行就最好了,比如吃饭的时候刷剧,陪孩子的时候处理工作任务,等等,似乎人们忙得不亦乐乎,觉得自己很努力,可实际上呢?回头反思,发现自己好像啥也没干成......

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大背景下,我们所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要做的各种杂事也数不胜数,最后就变成了解决问题的机器,忽略了自我的成长和心灵安宁。

01 我的经历与转变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差不多这样,比如,跑步的时候听课,边走路边吃苹果边听课,只是希望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并通过应用它们来改变我的生活,到最后,我跑步结束后反而更累,课程学习效果很差,也无法感悟到苹果的美味,这真是巨大的惩罚。

当然,这几个例子只是拿来说明问题,我相信我分心是常有的,肯定还有很多我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后来我听了混沌大学的课程,李善友老师就讲到:我们要想与这个世界的源头相连接,最好的办法就是:专注于当下,一次只做一件事

这有多难呢?观察一下周遭环境,看看有多少人在吃饭的时候看手机,就知道这个难度了,简单的事情都分心,更何况那些高难度的工作、学习?所幸的是,我很早就注意到这个现象,反复提醒自己,除非紧急情况,不要边吃饭边看手机,一直以来我就是这么做的,专心吃饭,品尝食物,这就是最大的奖赏。

02 什么时候适合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其实,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也不是不行,关键在于,我们到底要什么?人的大脑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除非那件事已经变得非常简单了,比如走路,这完全不需要我们刻意去做,所以就可以在走路的时候,做一些事情,比如打电话,跟朋友聊天,或者思考工作上的难题,等等。

再比如,我要去拿快递,而水果店就在菜鸟驿站边上,我去拿快递时顺便买水果,回来的路上还跟家人打电话,短时间内完成了三件事,但这是有先后顺序的,并不妨碍我专心干完每一件事。

03 写在最后

不妨来看看两个和尚的对话:

小和尚问:师傅,你开悟之前跟开悟之后,有什么变化?
老和尚说:开悟之前,我砍柴的时候想着挑水,挑水的时候想着砍柴;开悟之后,我砍柴的时候就专心砍柴,挑水的时候就专心挑水。

愿我们都能走出“多任务处理的陷阱”,专心于一件事,把它做好,与我们的内心紧紧相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