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准扶贫,罗胖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老板,在一家小饭馆吃饭,无意中看到一个县里下乡扶贫的干部,也在那儿吃。这个老板做生意时,和这位县里干部打过交道。
饭店老板和人闲聊天。谈起精准扶贫,他发起了牢骚,说政府都是在做表面文章,据他所知,附近一个村子的一位老人,有三个儿子,还没有脱贫。
县里干部当即放下筷子,说:一家三个儿子都没有脱贫,这种事情我们不可能不知道。你告诉我他是哪个村的,这家人叫什么名字。老板答不上来,他只是道听途说的。
县里干部当场打电话给包村的干部,询问情况。那边反馈回来的信息是,那个村子,只有一家因为儿女弱智,没有脱贫。饭店老板所说的有三个儿子居然没有脱贫的情况,是子虚乌有。
因为精准帮扶政策,县干部凭借对政策的了解,对县里工作的自信,才敢于当场质问,当面核实。类似的情况,如果发生在以前,他很可能会记在心里,回去调查。否则,情况不了解,如果当场质问,很可能会被打脸。
1∥帮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即便是以富裕著称的在美国,依照他们的标准,贫困人口也有几千万之众。对待贫困群体,通常最简便易行的办法,就是提高社会福利,把他们养起来。这还有一个很冠冕堂皇的说法,给穷人基本的生活保障,让他们实现有尊严的生活。
由此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社会问题。普遍性的撒钱,表面上消除了贫困,但同时也就意味着,国家和政府摆脱了对于贫穷的责任。那些本来缺乏上进心的人,失去了自强进取的动力。
这种情况在德国尤其明显,高标准的社会救助,使得贫困者的生活,甚至比收入较低的辛勤工作的人要优越很多。一些人变的好吃懒做,而且心安理得。因为他们握有大量的选票,政客也不敢得罪他们。本来维护个体尊严的制度设计,让贫困群体人格萎缩,道德堕落,成为社会的溃疡。
2∥帮扶的核心问题是精准
就帮扶而言,政府要知道哪些人缺钱,其实并不难,难的是知道他为什么缺钱。精准帮扶的目的,就是不光要知道谁贫困,更要知道他为什么贫困。
是大病致贫,缺乏劳力,是负担沉重,缺少机会,还是纯粹的好逸恶劳?
结对帮扶的意义就在这里,大批的干部,被指定进行一对一的帮扶。他们要按照上级要求,入户走访,填写各种表格,应对各种查询。如果敷衍了事,很可能会被追责。
如此,最贫穷、最脆弱的社会神经末梢,被纳入了中枢系统的考虑范畴,不至于失于与整个社会肌体的联系和互动。
如此,则政府可以分门别类,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而不是一帖膏药治尽天下病痛。
3∥帮扶,为什么要舍近求远?
罗胖还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户农民,靠种苹果每年收入几万块钱,算是脱贫了。可是,为了他种植苹果,政府要修路,通水,通电,通信,发放贷款、技术支持,政府花费的人力和资金,远远超过农户的收益。
仍然回到那个问题,政府为什么不直接发放补贴呢?
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和政府发放的钱,虽然都是钱,在物的层面上是一样的,但是在人的层面,却是绝对不同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挣到钱,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会让一个人摆脱无力感和挫折感,使他树立自尊、自信。成功摆脱贫困,会产生示范作用,激励、引导周围的贫困群体。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会让他感恩国家和社会,强化他对社会的认同。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4∥帮扶,不仅仅是一笔经济账
政府取消农业税之后,以往县以及县以上政府部门的官员,下乡的机会少了许多。救济和扶贫的工作,更多依靠基层的干部来完成。
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基层乡村官员的现代化程度非常低。在农村,百姓反映最普遍的,就是乡镇干部的贪腐,对各种救济、补贴的截留、贪占、挪用。
贫困地区,即使在政府的帮助下脱贫,它所创造的社会价值,也是十分有限的。它对GDP的贡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没有特别的政策,将没有办法保持国家、政府和社会对贫困地区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长此以往,贫困乡村和现代社会之间的关联,会越来越弱化。一旦贫困乡村与主流社会产生广泛深入的隔膜,甚至断裂,那就不仅仅是贫困乡村的被遗弃,而是整个社会的分裂。受伤害的,不仅是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体,而是所有的地区、所有的阶层和所有的人。
所以,精准帮扶,不仅仅是一笔经济账,更是一笔政治账。